三苏《六国论》对六国灭亡原因的探究
2024-02-06 10:26:37
论文总字数:10654字
摘 要
宋代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三苏,他们各有一篇《六国论》。苏洵《六国论》论“弊”,从六国贿赂秦国入手,不同众说,认为六国之弊,在于“赂”秦;苏轼《六国论》另辟蹊径,认为六国之弊,在于失“士”;而苏辙《六国论》也有他的特别之处,认为六国之弊,在于失“势”,这里的势,指战国时期六国的形势。他们三人都通过《六国论》,借古讽今,暗讽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对外敌的软弱无能,希望宋王朝能强大。关键词:宋代;苏轼、苏辙、苏洵;《六国论》
Abstract:In the Song dynasty, Su Xun and his son Su Shi,Su Zhe were called ‘ three Sus’. They each has a piece of lt;On the Six Kingdomsgt;, which all belong to historical essay. Su Xun’s lt;On the Six Kingdomsgt; discusses the disadvantage from six kingdoms bribing the state of Qin. The disadvantage of six kingdoms lies in bribing Qin State. Su Shi’s lt;On the Six Kingdomsgt; regards the losing territory as the disadvantage. Su Zhe’s lt;On the Six Kingdomsgt; also has its feature. It thinks the disadvantage of six kingdoms lying in losing the state situations. They used the past to criticize the present by lt; On the Six Kingdomsgt;, insinuating the poor and weak of Song dynasty and hoping the country become powerful.
Keywords:Song dynasty ,Su Shi, SuZhe, Su Xun ,lt;On the Six Kingdomsgt;
目 录
引言 4
一、三苏六国之论:六国灭亡原因的内容分析 4
(一)苏洵《六国论》:六国之弊,在于“赂”秦 4
(二)苏轼《六国论》:六国之弊,在于失“士” 5
(三)苏辙《六国论》:六国之弊,在于失“势” 6
二、三苏六国之论:对六国灭亡的探究,相异的原因分析 8
三、三苏六国之论:片面的深刻,治国之良策 9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引言
战国时期六国指:韩、赵、魏、楚、燕、齐,存在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最终均被秦所灭,对其灭亡原因历代均有探讨,宋代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三苏。苏洵父子三人都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他们各有一篇《六国论》,以下分别简称《洵论》、《轼论》、《辙论》。三苏《六国论》另辟蹊径,不同众说,同时又各自相异。苏洵、苏轼、苏辙论六国败亡的内容及各自相异的原因,以及其所作的贡献是什么,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 三苏六国之论:六国灭亡原因的内容分析
(一)苏洵《六国论》:六国之弊,在于“赂”秦
苏洵(1009-1066)字明允,是四川眉州眉山人。老苏年少不学,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来赴试不第,回家后把以往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闭门潜心苦读,终于博通六经以及诸子百家等著作,写起文章来,“下笔顷刻千言”。宋仁宗嘉祐初年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进京,拜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同时呈上包括《权书》在内的文章二十二篇。欧阳修看后非常赏识,把他的这些文章呈献给皇帝,老苏因此享有盛名。《洵论》是老苏落第后至嘉祐初年进京前这一时期内所作。赵宋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非常软弱的,因此经常受到契丹和西夏的威胁和入侵,但是却不坚决抵抗,反而是采取妥协言和的政策,花费大量财物贿赂敌国,以求苟安[1]。老苏有感于此而写《洵论》,因而清代朱晴川觉得这篇文章“借六国赂秦而灭,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愤,可谓深谋先见之智”。正如苏洵《上韩枢密书》所讲:“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2]卷1P301。老苏呈献此文后约七十年,北宋果然沦亡了。
《六国论》原名《六国》,选自《嘉祐集·权书》。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全文议史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见解抓住当前对敌斗争的重要关键,使得宋国的现实和六国的历史相切合,更有利于实现以史讽今的目的。
文章第二段先分析“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破亡的原因,用来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首先作者列出此三国赂秦的土地与他们因战败而丢失的土地两者间的比例,“百倍”悬殊,让人触目而惊心,表明“赂秦”状况之严重,也应证了前面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接着剖析赂秦者的心态—对祖先艰难创业获得的土地“不甚惜”,弃之如草芥,通过“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卑劣行径来换取“一夕安夜”,这正是他们之所以破灭的内因所在。然后作者再剖析“受赂者”的心态,“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是赂秦的国家破灭的外因所在。最后推出本段的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从正面直接证明了中心论点。文章第三段再分析“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用来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不赌者以赂者丧”,我们以魏国为例:魏在秦孝公以前,原本是七国中最强的国家,秦视魏为心腹之患,后来因为了吃了秦国的败仗,在秦惠文王六年献阴晋于秦,惠文王八年又献黄河西岸土地给秦国,惠文王十年又献上郡十五县。一旦打了败仗,就割地求和,保全自己,四年之中三次割地,使得河西全部魏地,黄河天险都落在了秦的手中,“赂”秦,单方面的增长秦国力量,六国怎么可能不被灭?[3]同时这里,作者又根据此三国对待秦国的不同态度将它们分成两类,齐国属于一类,燕、赵两国属于另一类,找出它们的异点和失败原因的同点分别说明。异点在于: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而燕、赵两国则贵在“用兵”,但却因为“以荆卿为计”和“牧以谗诛”而“借其用武而不终”。同点在于:它们均未贿赂秦国,但均因“赂秦”之国的灭亡而“失强援”“不能独完”,终亦难以脱逃灭亡的命运。在这一段中,作者虽然说的是“不赂秦”的三国,但实际上还是紧紧扣住一个“赂”字来立言的,不仅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而且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弊在赂秦”。
从两个论点来看,后者“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全文论证的困难所在,因为人们对于赂秦者的灭亡似乎已不言而喻,是不争的事实,按照一般人的写法可能不作过多的阐述而应首先抓住这个难点集中笔里阐明为什么不赂秦者因赂秦者而亡即可,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首先讨论“赂秦”的问题,并且尽力挖掘分析,这是因为“赂秦”是全文的重点,是六国破灭的要害,赂秦之国的破灭从反面增加了秦国的国力,削弱了六国一方的力量,使不赂秦之国也连及不能保全,所以作者不惜笔墨多方面去描述“赂者”的失败,这样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对“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另外,作者也是为了将北宋屈辱求和的丑恶行径与三国赂秦的现象形成隐性比照,以突出其外交路线的错误性和因此而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6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