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从《非常法》与《社会保障法》看俾斯麦对德国社会工人运动的影响

 2024-02-06 10:45:05  

论文总字数:10395字

摘 要

德国曾在俾斯麦的影响下在1878年颁布了《非常法》,随后又于1881开始实行《社会保障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立法国家。这两条法令看似矛盾,一条采取强硬高压的“皮鞭政策”以打压社会工人运动,而另一条则采取保障工人权益的“甜面包”方式来试图迷惑工人,以消除他们的反抗斗争,前者遭到德国工人群众的激烈反对,后者麻痹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客观上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关键词: 俾斯麦,非常法,社会保障法,德国工人运动

Abstract:Germany first enacted “Ius Extraordinarium” in 1878 and then put the Social Security Law into practice in 1881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ismarck, making itself become the earli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with social legislation. The former law adopted tough and coercive “whip policy” to put down social workers campaign while the latter one attempted to puzzle workers by protecting their rights(the sweet bread way),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ir revolt. Therefore, the two laws seemed contradictory. The former was fiercely opposed by German workers and the latter has paralyzed the struggle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objectively improve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human history.

Keywords:Bismarck,Ius Extraordinariumthe Social Security Law,German workers" movement

目 录

一 社会背景 4

二 皮鞭政策及其影响 6

三 甜面包政策及其影响 7

结 论 10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在近代德国的历史中,俾斯麦毫无疑问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自从他1862年9月就任普鲁士首相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通过“铁血政策”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应的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国内各种社会思潮风起,社会主义运动空前高涨。为了维护德国的稳定,适应时代发展,俾斯麦分别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应对德国工人运动。先是于1878年10月颁布了《非常法》,企图凭借“铁血手段”扑灭社会主义运动;随后又实施《社会保险法》,视其为维护内部稳定的重要保证。

目前国内关于俾斯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法》方面,多数研究者主要从阶级斗争这一角度看待《社会保险法》,将《社会保险法》视为《非常法》的补充和延续,忽视了在客观上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1]本文拟从俾斯麦这两部截然不同的法律展开研究,探讨对于德国工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一 社会背景

俾斯麦在19世纪70-80年代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应对社会工人运动,主要根据当时德国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情况而采取,并非只是他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和主观臆断。

德国虽然一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第一次工业革命迟迟没有得到开展,但在第二次工业中却是居于先行者的地位,特别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后不久,俾斯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实行工业自由政策,准许德国各邦间的迁徙自由以及其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农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德国工业每年平均增长率,1870—1880年为4.1%,1880—1890年为6.4%,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英法,占欧洲第一位。[2] 煤产量每10年将近翻一番,而钢产量每10年增长一倍以上。作为工业动脉的铁路,在1870—1890年,从18500公里增至41818公里,[3] 即20年间铁道增长了2.2倍,其发展速度之快,在欧洲首屈一指。加上普鲁士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的胜利,为新成立的德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普法战争之后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1871年),德国从法国得到了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及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阿尔萨斯和洛林是著名的工矿区,拥有丰富且重要的地下资源(最著名的是铁矿和碳酸钾),并且纺织工业高度发达,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化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这为日后社会保险立法的创建与稳定运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日渐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人口出现了急剧城市化的趋势,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大批农民离开了农场和田地来到城市,成为靠出卖劳动力谋生、一无所有的无产者。从1871年到1880年间,德国城市人口比例由36.1%上升到41.4%;到1875年,德国境内已经有118家200—1000名工人的大型企业。[4] 1871年,工人阶级大约占德意志人口的1/5,到1882年已达1/4。[5]在德国的政治舞台上已经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工人阶级队伍。而工人的劳动条件日益恶劣,工伤事故频发,职业病增多,加上物价上涨,广大工人生活水平没有一点提高。工人的工作时间很长,实际工资很低。据统计1874年—1879年工人的工资下降了17.50%。[6] 19世纪70年代,普鲁士矿工工伤死亡率为2.77%,煤矿工人工伤死亡率更高,为2.82%。[7]在19世纪70—8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容克资本家更是把危机的重担转嫁给工人,导致了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统治阶级因为法国的巨额赔款而迅速致富,社会上层过上了更加奢侈豪华的生活,可是工业无产者却时常被饥饿、贫困、生病、工伤事故和失业等问题所困扰,陷入病无所依、老无所养的境地,广大工人群众没有生活安全感。

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悬殊,阶级矛盾更加尖锐,罢工斗争在这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遍及全国。1871年11月,开姆尼茨机器制造的近万名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1872年夏天鲁尔矿区举行了16000名矿工大罢工,为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和提高工资25%而斗争。[8]同年,在柏林、莱比锡、纽伦堡等地也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工人们更是自发组织起互助互济的储金会,以求自救自保。这种工人自发组织的互助储金会在70年代发展迅速,到1880年底已有会员6万多名,到1885年又猛增到73.1万名。[9]互助储金会给当时的帝国政权带来很大的压力,统治者当然不愿意看到劳动者们联合起来,更不愿意看到工人在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带领和组织下展开反对政府的斗争。

1875年6月,德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两大派——埃森那赫派和拉萨尔派进行了联合,成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年改称为德国社会民主党),标志着社会主义政党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尽管在拉萨尔派中存在着部分错误的指导思想,但是德国工人运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旧蓬勃开展,工人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组织,社会民主党和工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1877年德国已有26个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同时,社会民主党在议会斗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1877年的国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得票493447张,占总票数9%以上,这时社会民主党已经成为国内的第四大党派。[10]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395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