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研究毕业论文
2020-04-08 14:32:04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传播方式的巨变,互联网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言论表达平台和舆论阵地。近年来,高校突发性事件频频发生。而网络传播在高校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迅速化解突发性事件的现实危机、如何修正和提升高校的公众形象、如何减少突发性事件的伤害,都有赖于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准确、快速和健康的舆论引导。当前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高校的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行为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对于维护校园稳定、减少高校突发性事件的恶劣影响是严峻的挑战。如何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传播加以及时且合理的舆论引导,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传播学为背景,主要使用了文献查阅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概括介绍。第二章是相关理论概述,包括“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舆论”、“网络传播”这些关键概念以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意见领袖理论这三个主要理论。第三章是5W模式下的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要素分析。第四章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实例分析。第五章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的措施研究。第六章是结语。
关键词: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舆论引导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eople’s lifestyles and modes of communication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he Internet has also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express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 recent years, emergencie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colleges.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occupied an significant posi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for emergencies in colleges. How to resolve the actual crisis of emergencies quickly, how to correct and improve the public image of colleges, and how to reduce the damage caused by emergencies, all depend on accurate, fast and healthy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in face of emergencie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 emergencies, which is a severe challenge for maintaining campus stability and reducing the adverse impact of colleges emergencies. How to promptly and properly guide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colleges emergencies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t also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uses communication science as the background, and mainly uses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and discusses the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emergencies in college.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overview and description of the entire article.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relevant theories, including the key concepts of "college emergencie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agenda setting theory, and opinion leaders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5W mod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example analysis. The fifth chapter is how to guide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olleges emergencies.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emergencies in colleges;network communication;the guidance of public opinion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论文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4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6
1.3.1 主要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7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8
2.1 基本概念界定 8
2.1.1 高校突发性事件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8
2.1.2 网络舆论和网络传播的概念界定及其特点 9
2.1.3 高校突发性事件与网络舆论传播的相互影响 10
2.2 理论基础 10
2.2.1 沉默的螺旋理论 10
2.2.2 议程设置理论 11
2.2.3 意见领袖理论 11
第3章 5W模式下的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要素分析 12
3.1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传播者分析 12
3.1.1 普通网络用户分析 12
3.1.2 网络意见领袖分析 12
3.2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传播内容分析 12
3.3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传播渠道和流程分析 13
3.3.1 传播渠道分析 13
3.3.2 传播流程分析 13
3.4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受众分析 14
3.4.1 普通网络受众分析 14
3.4.2 高校学生分析 15
3.5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效果分析 15
3.5.1 高校应对行为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5
3.5.2 舆论引导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16
第4章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实例分析 17
4.1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实例分析 17
4.1.1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舆论征兆期和形成期分析 17
4.1.2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舆论升级期分析 17
4.1.3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舆论消退期分析 18
4.1.4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总结 18
4.2 北电性侵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实例分析 18
4.2.1 北电性侵事件舆论征兆期和形成期分析 18
4.2.2 北电性侵事件舆论升级期分析 19
4.2.3 北电性侵事件舆论消退期分析 19
4.2.4 北电性侵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总结 19
4.3 西安交大博士生溺亡事件和北电性侵事件舆论引导对比分析 20
第5章 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的措施研究 22
5.1 当前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中的经验与问题 22
5.1.1 高校的不当应对会引起舆论的质疑 22
5.1.2 高校突发性事件会引起全社会的深度思考 22
5.1.3 高校监管的重要性 22
5.2 高校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的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 23
5.2.1 从高校本身出发的网络传播舆论引导的制度建设 23
5.2.2 从网络受众出发的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23
5.2.3 从高校学生出发的教育和引导 24
5.3 从传播过程出发建立健全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机制 25
5.3.1 网络传播的舆论形成之前的预防机制 25
5.3.2 网络传播的舆论全面爆发时期的引导机制 25
5.3.3 网络传播的舆论衰退之后的收尾机制 26
第6章 结语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30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18年1月31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1]]。互联网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的消费、出行、社交以及言论表达等各方都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就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而言,我国网民的主体为10到39岁的年轻群体,占整体的 73.0%,其中占比最高的又为20到29岁的网民,高达30.0%,而大学生也属于这部分人群。
高校长期以来以象牙塔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也备受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因而一旦对突发性事件处理不善就更容易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带来恶劣影响,对于高校形象、高校风气、社会思想环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发展,人们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网络凭借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已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而在网络环境下,不稳定因素激增,高校突发性事件极易在网络上引起讨论。因为观念、立场的不同,各方也十分容易发生分歧。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会产生不良后果,激起社会矛盾。
综上所述,在当前背景下,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展开研究,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在于通过研究,深入分析高校突发性事件网络传播的各项要素以及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要素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并从网络传播的过程出发完善舆论引导机制。
1.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高校备受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同时高校陷入网络舆论争端的几率和频次也不断攀升。如何迅速化解突发性事件的现实危机、如何修正和提升高校的公众形象、如何减少突发性事件的伤害,都有赖于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准确、快速和健康的舆论引导。对于这个课题的关注,不但对突发性事件舆论引导的方法具有探索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虽然伴随着网络发展,社会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论传播的理论尚且不是很完善和成熟,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在这个方向上提供一些建议。
从实践上来说,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为高校处理突发性事件提供借鉴,促进事件的合理解决;第二,可以引导舆论的良性发展,维护高校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打造理性健康的舆论阵地;第三,可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从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网站资源进行关键字搜索,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内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越来越多,而经过归纳发现,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即从舆论成因研究、从演化过程研究以及着眼于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发展。
1.2.1.1 舆论成因研究
高校突发性事件有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并广泛传播,背后自然离不开的两点就是事件本身的重大以及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薛锟分析了高校突发性事件的不同类别进而分析其成因,并且在宏观和微观上都做了分析,接着又从网络舆论的一些特点来分析舆论成因。最后他强调了高校引导和正面传播的必要性和具体举措[[2]]。
樊艳丽详细分析了导致舆论朝不良方法发展的两大因素,即高校的无作为和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联合推动。最后该文以高校为主体,提出了高校该如何做好自身以及如何处理对待媒体的建议[[3]]。
陆优优和杨军以复旦大学本科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高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分析。他们发现高校的学生越来越热衷于通过网络表达对学校各类事件的评价、意见和态度[[4]]。而这也是高校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得以传播并且传播趋势呈现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吴玉峰和胡洁琼认为高校学生的言辞主观性、舆论的社会扩散性以及舆论传播的带有的倾向性无一不在推动着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论的传播范围的不断扩散[[5]]。
1.2.1.2 舆论演化过程研究
关于网络传播的舆论演化过程,不同的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模型或者分类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从过程出发,针对各个过程得出相应结论。
蓝朝阳分析了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几个阶段,即征兆期、形成期、升级期以及消退期,通过分析这四个阶段的不恰当应对会带来的问题。最后他从意识层面、信息公开层面、部门联动层面以及媒体层面等各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关于健全突性发事件网络舆情机制的建议[[6]]。
王畅选取了“复旦投毒案”和“厦大博导案”进行案例分析。他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前期、中期、后期的舆论情况,对高校突发性事件进行仿真模拟,从而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传播过程进行探索,最后提出了在前期要降低谣言的信息传播普及率,中期应该提高真实信息传播普及率,以及后期要增加中立者和免疫者的比例、提高真实的信息传播者的比例、减少谣言信息的传播者的比例。从而通过对于这三个阶段的参数的改变来控制舆论发展[[7]]。
郭文艳将此类事件归于公共突发事件之下,以舆论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他们分析了不同的常用传播媒介,再结合实证分析,对舆情传播过程当中时间以及主题的演变规律、特点进行了总结[[8]]。
因为微博是舆论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同时并存的媒介平台,也是民意表达以及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所以是我们研究舆论引导的典型媒介。姚帅以微博用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微博用户的特征以及在微博上的行为取向,得出了对于舆论发展的关键点的分析结论。姚帅认为,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媒体机构以及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发挥了最主要的作用,而普通用户主要以跟随的方式参与其中,而事件的重要程度也是决定这是核心关键节点还是边缘关键节点的最主要因素[[9]]。
顾洁莹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传播的演进阶段进行分析。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她对网络舆情三个阶段进行了分析。这三个阶段为孕育与形成阶段、传播与扩散阶段、衰减与消退阶段。同时顾洁莹利用 MATLAB仿真学进行研究和论证[[10]]。
1.2.1.3 舆论引导措施研究
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进行分析,其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如何引导舆论发展。
谢施莹提出了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如何构建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强调对于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以受众为本进行传播,通过固定的流程和模式,做到信息真实、有效地进传递。同时要建立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掌握话语权[[11]]。
杜姗认为,应该对于网络舆论加以持续关注以及有效应对,并分析了当前高校在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防控以及管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现状和问题出发,她得出了要加强沟通、合理利用新媒体以及完善舆论管理机制的结论[[12]]。
林双双以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出现的问题及背后原因进行分析。她根据分析调查和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平台建设、机制健全、队伍建设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的策略,从而促进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13]]。
辜跃辉认为要建立监测系统从而监测舆情信息,不但要收集突发性事件本身相关信息,还要按照具体指标来量化收集网络舆论信息,包括信息发布者的权威性、公众关注度、媒体倾向性等重要指标。辜跃辉还认为要建立预警象限从而研判事态情况,象限共分为四种状态,通过加权来判断舆情危害程度,从而进行不同的应对。同时,他还认为要制定有效方案来遏制舆情发展以及建立信息库为下次舆情爆发做准备[[14]]。
李磊以网络助燃理论为切入点,以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目标,以高校学生为对象,强调要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减少网络舆论的危害,利用网络来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15]]。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研究、网络传播的舆论引导研究都有不少,但是整体来看,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1.2.2.1 公共安全学下的高校突发性事件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高校突发性事件的研究主要是在公共安全学的范畴下,集中于对于事件本身的应急处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者进行了和网络舆论相关的研究。
Leila Martini在公共安全学的范畴执行,通过对美国弗罗里达州的突发性事件中的社交媒介管理的研究和借鉴,提出了要建立持续的舆情监督系统。同时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社交媒体政策的设立,从而能够对公共突发性安全事件进行应对和处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