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国际教育 > 正文

乡村书写下的残疾叙事——阎连科残疾人题材小说论毕业论文

 2021-11-05 19:38:14  

摘 要

阎连科作为当代著名作家有着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 ,在继承前人的乡土书写的同时挖掘在乡土中的残疾人物形象的身心特点。作者十分重视对残疾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作品除了《受活》这一部整篇以乡村残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外,其它的例如《风雅颂》、《耙耧天歌》、《坚硬如水》等乡土作品中也都有对残疾人物的描写。本论文着重分析阎连科作品的叙事特点,在了解其乡土题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其作品中的各类残疾人物形象,理解其作品的民间立场,体会作品中人物的生存挣扎以及作者对底层农民残疾人深深的同情。本文抓住作品“乡土”与“残疾”两个重要探究特点,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尊严与生命意识,体会他作为当代作家对国民精神的担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乡土书写; 残疾形象 ;残疾隐喻

abstract

As a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 Yan Lianke has a unique narrative style. While inheriting the vernacular writing of his predecessors, he also explore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ages of disabled people in the mountain soil.The author thinks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image is very important . In addition to the novel "live", which is a full-length novel with the theme of rural disability, there are also descriptions of disabled characters in other local works such as "ode to grace", "song of harrowing columbine" and "hard as wate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bled image in Yan Lianke's works, to understand the folk position of his works, to experience the survival struggle of the characters in his works and the author's deep sympathy for the disabled farmers at the botto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and "disabled" to further feel the author's dignity and life consciousness, and to realize his concern for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profound humanistic feelings as a contemporary writer.

Key words: Rural writing;  disability image;  disability metaphor

目录

第1章 绪论 3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3

1.2 阎连科残疾叙事文献综述 4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 5

第2章 乡土与民间:阎连科残疾题材小说的叙事底色 5

2.1 乡土书写:阎连科小说写作的题材类型 5

2.1.1 “乡土小说”的概念 5

2.1.2 阎连科与鲁迅、沈从文、赵树理    7

   7

2.2 民间立场:阎连科小说的叙事角度 8

2.3 生存挣扎:阎连科残疾题材小说的叙事特性 9

第3章 沉默与狂欢:阎连科残疾题材小说的人物形象 10

3.1 “广场式”的狂欢 10

3.2 “疯言疯语”--沉默中的发声者 11

第4章 隐喻的世界:阎连科残疾题材小说的主题内涵 11

4.1 残疾人的边缘生存 12

4.2 生存尊严的个人意蕴 12

4.3 残疾叙事的道德探寻 13

4.4 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裂变 13

第5章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方面残疾在文学中从来不会仅仅指的是残疾,残疾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文化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残疾渐渐地成为了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作家笔下传递思想文化的介质。另一方面,残疾也因为作者本身而与文学相关联。许多作者本身患过疾病,患病的经历让他们有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对生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和思考,如塞万提斯、海伦·凯勒、史铁生等,残疾的苦痛带给他们灵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阎连科自身患有腰痛,也目睹过同样患有疾病的家人深受病痛折磨的场景。作家本人对疼痛的体验使得他们更能感同身受,从而付诸文字。对阎连科乡土作品中残疾人物的分析离不开对作家自身病痛经历的了解。

学术界关于残疾叙事的系统化研究较少。而对于一些特定作家的残疾叙事更需要进一步细致化、系统化。本文致力于总结前人对阎连科作品的研究成果,专注于作家乡土残疾题材进行研究,体会作家在作品中描绘的的底层残疾人的痛苦而无知的生活,感受作家笔下人物的生存挣扎,在权力与金钱的压迫下屈辱的生活,从而体会作家对生命的敬畏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1.2 阎连科残疾叙事文献综述

“东亚病夫”的形象困扰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焦虑,而在作家阎连科看来这种焦虑仍在他笔下的病态社会中挥之不去。“我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这样几个主题,一是权力崇拜,二是城市崇拜,三是健康崇拜。由于生活的独特,感受的独特,使我的作品也显得独特,我用作品表达了我对生命的独特体验。”[[1]]在他的作品中的残疾叙事有着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崇拜,作品中的病人病象是作者对病痛生命的体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生存的渴望以及对逆境的抗争。 
目前学术界对阎连科的研究比较全面和细致。除了研究作家个人以外,对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中心、语言结构、文体特色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也都有相关成果。不仅有对某一部长篇小说(如《受活》)的研究,也有对某系列(如耙耧系列)小说的研究。将阎连科与国内外作家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研究者也是存在的。阎连科小说从最初到后期,无论是从作品体裁和选材,还是叙事风格方面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而没有变的是作家本身对乡土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学术界对《受活》的研究论文已达两百多篇,但对阎连科作家作品的研究未至饱和。单篇论文有杨婷婷《论阎连科中小说的身体疾病与心灵残缺的书写》,论文陈列了阎连科作品中中的各式残病,从作家本身出发探索残病的隐喻意义,马西媛《阎连科小说残疾书写研究》在已有的对阎连科残疾书写研究的成果上进一步对作品中的残疾进行分类。这些论文对阎连科作品的残疾题材和作品主题进行探讨。阎连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大量关于残疾的描述充斥在作品中。这些残疾意象不仅仅是人物身体变化的外部表现,同时也是作家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思维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意象,在其背后承载着作者对于生命,对于人生,对于人类的情感,对于生活的深切的苦痛、恐惧、忏悔和深思。作者笔下的身体疾病与心灵残缺不断升级,吞噬着相应的人物,作者叙述这一切旨在揭示社会的“身心疾病”。其作品《受活》、《坚硬如水》、《耙耧系列》等围绕着政治权利、疾病苦难、城乡关系、尊严与生命等主题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残疾形象。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