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文学影响下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开题报告
2020-03-09 10:22: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选题的缘由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它的总纲领、总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术语是法国哲学家库辛于1818年首次提出的,而确定它的概念则是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戈蒂耶在《(阿贝杜斯)序言gt;(1832)和《(莫班小姐)序言gt;(1834)中指出:“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充分发展。绘画、雕塑、音乐,都不为任何目的服务。”又说:“真正称得上美的东西只是毫无用处的东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它体现了某种需要。”年轻些的诗人波德莱尔也表达了相同的见解:“诗歌除了本身以外别无目的,也不可能有任何目的。”这种唯美的思想在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聚会中已经在发展着,当雨果率领开始第二次浪漫主义大进展时,它无疑已进人“为艺术而艺术”的热忱阶段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自觉的,唯有戈蒂耶和波德莱尔是以它作为最终目标,也即是宣告艺术的绝对独立。戈蒂耶在小说《莫班小姐gt;里表达的是这种思想,波德莱尔从爱.伦坡那里学习的也正是这种思想,并将它运用到自己的诗集《恶之花》上面。正是有了他们“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和实践,法国的这一-文学才在国外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新文学生产较晚,比日本相差还将近半个世纪,因此在短短的十多年间,西欧百年来活动过的文学倾向、都在这里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甚至表现主义、未来派等尚未成熟的倾向也在这里露过一个面目,所以中国的唯美主义就像浪漫主义一样没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还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素质。尽管如此,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毕竟是出现了,以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后五年到第二个十年(1922-1937)整整15 年间起伏不断,形成一段从兴到衰的历史,数十上百个作家受其影响,在文学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鲜明的足迹和一批批创作的实绩。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却不为经过的人所注意,所瞩目,偶尔有一些人还记得它,也只记得它负而的影响,而对它各个藏着的意义大抵未必去留心。 中国新文学运动从1917年发轫起,经第一个十年前五年创作界的“寂寞”,而到了后半的五年情形就大不同了,不仅思潮涌起,流派丛生,创作及理论批评蓬勃发展,而且所有这一切几乎是通过纷纷成立的文学社团的活动来实现。 所以本文从新月派两位诗人:闻一多和徐志摩着手,研究西方唯美主义对其早期风格产生的影响。
2、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唯美主义文学已在本国求得了生存和发展,它就是中国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不是时代文学的主流,却也不是反动政府官办的或向官方去凑趣的文学,同时也不是粗制滥造、专事牟利的商品文学。充分肯定它的成果和影响,并不是要排斥和贬低别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并且作家自身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唯美主义是如何影响作家作品风格的,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有何不同特点,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都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这也是本次选题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唯美主义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王尔德等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二是分析唯美主义思潮对近代文学发展的影响,三是分析古代文学里的唯美主义倾向,四是研究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第四项涉及作品较少,具有代表性的如刘钦伟在1997年写的《二三十年代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衰》,刘钦伟在里面讨论了唯美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以及来龙去脉,还对受到影响的中国文学艺术特点和主要思想进行了总结。 关于徐志摩的研究,目前知网可搜索文献有5000余篇,但对于其诗歌的研究就仅剩1000余篇了。在这之中,关于其艺术美、意向研究居多,或研究其诗歌的中西融合特色。而闻一多的研究约有3800篇,但把两个作家进行比较的只有一篇,即赵琦在2012年发表的《闻一多与徐志摩诗歌比较研究》,但他主要侧重于从新诗的角度分析二人诗风的不同,他提出“在音乐美上,闻一多着重探究诗歌节奏的鲜明,音节的整齐,声音铿锵有力;然徐志摩却偏爱清新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芙。在绘画美上,闻多好使华丽词藻直抒胸臆,创造瑰丽但凝重的画面,颇具西洋油画之神;徐志摩则喜用円常所见之物寄托内心情感,以此营造一种幽深秀逸的意境,更具中国写意画之神。在建筑美的追求上,闻一多追求对称整齐,整首诗让人感觉如同迓腐块,方方正正,规规整整;徐志摩则更注重整齐基础上的变化起伏,给人以灵活多变之感。”紧接着作者又分析了二人意识形态的倾向性。 可见,国内在这一块的研究稍显空白。
|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三、研究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1、基本内容和技术 本文使用文献法,通过收集、整理、借鉴等方式,对现有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方法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归纳研究。另外通过查阅资料和访谈法分析闻一多及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在充分了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二人各自的特点,并进行总结归纳。 2、研究方案 本文的出发点是研究西方唯美主义影响下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文学发展比较,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1、徐志摩对唯美主义作家作品的翻译介绍分析 2、闻一多对唯美主义作家作品的翻译介绍情况分析 3、徐志摩、闻一多的创作所受唯美主义文学的影响 4、比较两者译介与创作特点发展趋势 3、创新之处 与前人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研究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对近现代作家的影响更有针对性,本文将更具体的指出闻一多和徐志摩是如何接受影响的 第二,将两位作家进行比较,并分析后期发展风格的异同 |
|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17.12.9-2018.1.5 选定指导老师
2018.1.16-2018.1.28 毕业论文学生题目选题确定
2018.3.2-2018.3.25 上传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逄增玉.闻一多文化选择的独特性及其历史价值[J].求索.2017,(6):141-148. [2]李乐平.闻一多与古今中外作家比较研究综论[J].山东社会科学.2016,(6):82-86. [3]陈太胜.译名与诠释——重审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6-100,104. [4]唐鸿棣.闻一多美学思想探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57-62 [5]黄晖,徐百成.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演进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08,(6):188-190. [6]王肇亨.论我国当代文艺的唯美主义思潮[J].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2,(7):187-192. [7]刘钦伟.二三十年代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衰(上)[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51-57 17. [8]刘钦伟.二三十年代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衰(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46-53.
[12]李晓韵.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操控中的彰显——以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为例[J]. 文教资料,2011(18):13-15. [13]李苗. 论徐志摩后期诗歌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