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耶路撒冷》中的自我认同缺失开题报告
2022-01-14 21:11:53
全文总字数:27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徐则臣是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其作品更被认为是“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
《耶路撒冷》作为徐则臣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承载了他对于人生的诸多思考,除了广为人知的“北漂主题”、“归乡主题”、救赎主题”,作者还在书中揭示了不同群体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精神问题。
小说通过展现人物的成长经历、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真实地反映出几辈人由于自我认同的缺失所呈现出的痛苦、迷茫的精神状态。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耶路撒冷》中关于自我认同缺失的问题,首先,论文将分别论述小说中人物自我认同缺失的主要表现来洞察人物的精神状况并以此为切入点去勘探70后一代的精神世界;其次,论文还将研究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总结作者在小说中用了哪些叙事技巧来表现人物自我认同的缺失以及这些叙事技巧对作者表达主旨带来的影响;最后,论文将探析作者在小说中为70后找到的消解精神困境之道以及作者研究自我认同缺失问题的价值所在。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通过分析作者表现精神问题时使用的叙事策略和小说的现实意义去更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深厚的思想内蕴,以期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4. 参考文献
[2]徐则臣.到世界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3] 游迎亚,徐则臣.到世界去——徐则臣访谈录[j].小说评论,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