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开题报告
2022-01-26 14:25:59
全文总字数:370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死亡是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一个生命课题,文学作品是源于人生体验而又高于人生真实的艺术总结。不幸的人生经验、沦陷区的写作背景以及战时经历让张爱玲在尽情渲染世俗繁华的背后潜藏着独特的生命体验,她在小说中运用多样的手法书写了大量的死亡,本文通过研究其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剖析其中所蕴含的死亡意识,体悟女作家对于死亡的叙述和感受,了解死亡叙事在张爱玲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主要论说了小说集《传奇》中人物的精神死亡,尤其以曹七巧的人生经历为典型,注意到了作品中繁复的意象,深刻揭发人物性格,进而揭示了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意味。以此为开端,后来的研究者们也有人注意到了其作品中弥漫着的死亡意识。台湾学者唐文标的《张爱玲研究》中提出张氏是在矗立一个旧的死世界,她所描写的是熟悉的腐朽、衰败、垂死、荒凉。但是他们都集中于美丑感分析或意象分析,发掘张爱玲对普通人生苍凉的感悟,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研究。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重新接受张爱玲,学者宋家宏的《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一书从张爱玲对人生的深刻观察以及细腻感受,从其人生经历,半生离群索居,深居简出,遗世独立的经验中,挖掘出其作品中的“荒凉感”,小说中弥漫的“死亡气息”。因为洞悉张爱玲对人性深刻透彻的了解,再加上其描写对象阶层广泛,且在行文之间处处使用隐喻,因此其作品不免透露出苍凉的意识。海外华人以及港台研究者比较多的是从她的悲剧意识、苍凉底色或时间角度入手,从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心理分析的视角,分析张氏悲剧文化心理与意识产生的源泉,直接从张的死亡意识切入研究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李祥伟的硕士论文《论张爱玲死亡意识及其审美体现》中以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以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工具,以中外文化、文学思潮为参照,分析张爱玲死亡意识的内涵、动因及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梳理并分析张爱玲作品中古墓、尸首、鬼影、镜子、玻璃、月亮等一系列意象意蕴或原型意蕴,着重分析其死亡意识在作品中的审美体现,即由这些意象群所构成的文学意境——死亡意境。其主要论述了张爱玲小说和散文中的死亡意识,但是对于她的死亡叙事并没有细致的论述。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意象研究、女性研究、服饰研究等研究中会涉及张爱玲的死亡观,没有专章论述其观点如何通过叙事呈现出来。
总而言之,张爱玲以小说登上中国现代文坛,在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之际,编织出沪港百余年来芸芸众生悲欢离合的荒凉世界,沦陷区的写作背景和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使她在尽情渲染世俗繁华的背后潜藏着悲凉的人生体验,但对于其死亡叙事的研究目前尚有缺漏,有待进一步展开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 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叙事描写
1.小说中个体人物的肉体消亡。张爱玲在描写人物肉体的死亡时,不是简单直接的交代人结局,而是细细挖掘每个人死亡过程中经受的痛苦折磨以及心理感受,从深层次探究他们在死亡边缘进行的人生思考。比如《花凋》中郑川嫦经受肺病的折磨,一寸寸的死去,以及在这个缓慢的死亡过程中他的心理变化。
2.小说中个体人物的精神死亡。张爱玲通过叙述人物的精神死亡,揭示了导致人物走向麻木的深层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物欲、情欲的不满足导致了这些人甘愿走进金钱与情欲编织的网中,最终窒息而亡。像《金锁记》中曹七巧遭受情欲折磨,逐渐步入精神麻木的状态;《半生缘》中的曼桢在祝鸿才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逐渐放弃自己的理想,走向心灵与精神的死亡……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进度安排:
2018年11月—2019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19年2月底—2019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冯爱琳.性、焦虑、死亡及其表达的形式——张爱玲小说中“鞋”意象的内涵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3):90-94.
[2]冯爱琳.新感觉派和张爱玲死亡意象分析[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05):65-69.
[3]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j].学术论坛,2005(06):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