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外文翻译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汉语中的语法角色、连贯关系和代词的解释。外文翻译资料

 2023-01-02 13:07:55  

汉语中的语法角色、连贯关系和代词的解释。

Andrew Simpson, Zoe Wu and Yan Li

摘要

本文对汉语代词的解释进行了实验研究,为杨等人(1999,2003)的建议提供了额外的支持。(1999,2003)在汉语中,代词引用的解译比通常认为的汉语中语篇的句法信息更受语法信息的影响,如Li and Thompson(1979)、Givon(1983)、Chen(1986)、Christensen(2000)、Pu(2011)等,其中对这些元素的解释都是由语义、语用和语篇结构相关的因素来解释的。本文利用一系列的句子完成任务,从Kehler和Rohde(2013)中对汉语进行了改编,试图梳理出句法位置、连贯关系和话语结构所扮演的复杂角色。

关键词:代词,连贯关系,语篇回指。

一、背景

本文通过对汉语代词释义的实验研究,为杨等人(1999,2003)的建议提供了额外的支持。(1999,2003)在汉语中,汉语中的代词引用的解法受句法信息的影响更大,如李和Thompson(1979)、Givon(1983)、Chen(1986)、Christensen(2000)、Pu(2011)等,其中对这些元素的解释完全归因于语义、语用、和非课程结构相关因素。这篇论文利用了一系列的句子完成任务,改编自凯乐和罗德(2013)的中文,试图将这些通常复杂的角色区分为句法的位置,连贯的关系,以及话语结构。在加强了对汉语的另一种不同的语法中,在汉语中对语法的促进作用,这篇论文提出了凯乐和洛德的六种方法,一开始是用英语进行的,一开始是用英语进行的,这是一种有代称的语言,并显示了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这种语言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并且在他们的分布中,他们的表达方式是有偏见的,除了在他们的分布中,他们的关系是由他们的关系组成的,是名词的短语/ NPs和结构方面的论述。

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回顾了以往关于汉语中代词解释原则的研究,强调了在汉语中使用代词的突出功能和实验方法中出现的突出思想。第三,四,五,六节,每一项都描述了三个句子完成实验的其中一项来进一步研究代词的解释。实验1首先确定了在连接语篇中代词的位置的固定的主体偏倚。实验2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代词的解释进行了研究,运用了占有动词的转移,并注意到由于对动词的选择和方面的操纵而导致的主语前因偏差的变化。这就引出了实验3,具体控制了语篇结构/连贯关系对代词解释的影响,并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如何与之前的实验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区分话语结构对汉语中实现代词解释的句法作用的方法。第七部分总结并进一步探讨了论文的发现是如何使我们对汉语的使用和理解的争论更加深入的。

二、前关于零和代词使用的中文研究

关于语篇回指使用的一篇早期的着名论文,Li和Thompson(1979),提供了两个潜在的重要概括,涉及汉语中零和实现代词的分布,这些在这里有相关性。首先,李和汤普森利用中国两本历史文献的数据(主张陈述现代普通话中的模式),认为语篇回指的解释不受句法因素的制约,例如指称和前言的句法作用,而是由纯粹的语义和实用的力量驱动,并且当这种语言关系被适当的语义关系所塑造时,零代词可以识别任何一种句法位置的先行词。其次,提出认识/显示代词在中文中的出现是非常特殊的,并且使用零代词是规则,而不是任何明显的代词。李和汤普森因此将中国语作为一种亲语言,其中指示性关系由纯粹的非句法因素决定,显然只有边际代词的使用。

虽然Li和Thompson(1979)已经成为中国言语回指的一个引用很多的着作,但随后对指称形式的研究却质疑其将中文描述为一种不明显使用明代代词的语言,并报道过大量使用 形式,特别是在口语中。 陈(1986)和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2000)发现,在叙述中国梨的故事(Chafe,1980)时,口头叙述中出现的明显和零回指/赞成几乎相等(Chafe 1980),并且在许多 其他作品(例如,Tai 1978; Pu 2011; 陶1996; Tomlin和Pu,1991),它们着手确定话语条件,这可能会导致使用零和代词的变化。

Givon(1983)中概述的方法(有时被称为“距离模型”),或者被称为“距离模型”的方法,已经考虑用于中文的话语中的指称形式(零回指,明显代词或全NP)的选择的一般性,这种方法假定在一个话语中,指称对象越容易被接受,它所给出的公共代码越少,因此高度可接受的前因将被引用为零回指,较少可接受的具有(显性)代词的前因,和使用全NP的非常弱访问的指示物。重要的是,所指对象的可访问性被看作是由提及所指对象之间存在的简单距离以及其他潜在先行者的可能干预决定的。 Chen(1986)提出的实验数据最初似乎为中国的距离模型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是后来拒绝了这种方法,理由是它没有捕获到回指与先前NPs的其他重要方面。 Chen(1986:279-280)(以及后来的Pu 2011)认为距离模型过分强调了障碍的线性本质,因此无法解释“长距代名词化”的情况(其中存在距离模型中出乎意料的代名词和前提之间的距离),以及“短距离名词化”(即使用明确的完整NP形式表示前件,即使两个对象间隔很小的距离,这些甚至可能发生在相邻的句子中)。

Chen(1986),Tai(1978),Pu(1995,2011)以及Li和Thompson(1979)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一种不同的调查方向,遵循一般性的话语结构模型和在Hinds(1977,1979)和Fox(1987,1996)中发展了回指。这些作品表明,话语结构中的主要和次要不连续引起了发言者经常使用的不同指代形式参照的变化。在一个“主题链”中,当一个主题指称在许多句子中连续聚焦时,典型的零回指/零代词被描述为通常被使用,在这个句子中,句子都“很好地”连贯并描述了一系列紧密相关的事件1986),或者在语义上紧密相连(Tai 1978)c。辩论关系在结构上由于时间,空间或行动连续性的变化引起的话语结构中的轻微断裂和不连贯性,从对象的身体活动描述到他/她的心理活动,以及从背景到前景信息的旁白(Pu 2011)。建议这样的干扰会影响说话人对指示物的注意力,降低其激活水平,并倾向于使用更明确的参考形式 - 一种公开的代词而不是零回指。在叙述/叙述的情节结构中更多的重要突破,通常与段落的写作相对应,被描述为导致使用重复的完整NP来回顾故事情节中的主题对象。因此,建议从形式层次结构中选择零代词gt;显性代词gt; NPs,以反映所指对象的当前激活水平,因此建议直接由结构性而不是纯粹线性的话语结构产生,从而允许更成功的帐户长途代词化和短距离名词化的例子。这种方法仍然具有挑战性,那就是对叙述条件种类的准确表征,这些叙述条件会导致一系列条款/句子被充分地“语义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单一的障碍单元。 Tai(1978)的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在选择照应形式时所观察到的一些微妙之处,这是由于从句/句子之间的联系所引起的。在例1中,建议将一个零代词/ pro推荐给一个公开代词(尽管后者不可接受),因为这两个子句彼此之间有紧密联系,而在2中则较少在并列条款中被认为是紧密联系的,并且提出一个明显的亲名词比使用pro / a零代词更受欢迎:

  1. 小梅结了婚,radic;pro/?她生了两个孩子。(Tai 1978)
  2. 老张昨天来看我,radic;他/?pro带了一本杂志给我。(Tai 1978)

另外也承认,由于对叙事中的从句和句子的语义连接的不同认识,在选择动词参考形式时会发生某些说话人变异。

上述汉语话语回指分析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话语指称与其前身的联系是由语义/意义与话语结构以及话语中指称的中心性/时效性相结合所驱动的,不是任何形式的直接功能或语法结构的产物。然而,在杨等人的调查和争论中,语法对指称形式的选择和解释的潜在影响。(1999年,2003年),两个中文零和代名词的实验研究。这些作品中的第一本,杨等人(1999)认为阅读时间受到不同类型参照形式(重复名称,明显代词和零代词/亲)的操纵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一个名字被重复作为指代形式时会发生减速,这种效应是由重复名称的合成位置决定的,当重复名称出现在主体位置而不是物体位置时发生。杨等人设置的样本刺激如下面3所示:

(3)来自实验1的样品刺激(Yang等,1999:720)

初始句子:

小明告诉小玲这一带住宅区不安全。

小明/他警告小玲/她平常随时提高警觉。

提高警觉是预防意外的不二法门。

杨等人注意到这一结果表明,句法信息确实在当地话语层面的共同参考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Li和Thompson(1979)提出的“背景和语用唯一”方法提供了潜在的证据。一项后续实验着重于减缓效应是否与先前NP的位置有关。人们发现,名字重复减速只发生在名称本身处于主语位置时,并且重新回到前面的句子/句子中主语位置的先前表达。当重复的名称在前面的句子/句子中提到对象时,没有减速。杨等人。认为这再次强调了在话语中使用指称形式存在一个句法成分,而且处理过程对前件的语法位置以及照应元素的位置敏感。

杨等人(2003)描述了一个涉及自我步调阅读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发现,当一个句子的代词主语与主语而不是先前语句的宾语匹配时,参与者通过短叙述更快地阅读他们的方式,甚至当句子的意义自然有利于与对象的共同参照。杨等人。认为这表明在话语中引用对象的重要性,并因此将前提分配给话语无符号句,“对于句法因素比以前认识的更加敏感”(Yang et al.2003:286),它是不是简单地意味着指导处理话语厌恶的事物,而是与Li和Thompson(1979)相反。

以上所有作为背景的工作都是以汉语中零和显性代词的分布和处理为背景进行的,本文现在将展示一系列关于明代代词解释的实验(因此简称为作为代词),它提供了杨等人的立场,即语法信息确实起到在中国的代名词照应参考关系的分辨率的角色,除了话语结构的其他特性进一步支持不同的EX- perimental类型。本研究认为,在一个话语多兼容来路的代名词,这是不专注于其他研究,并表明这一歧义typic-盟友解决办法如何揭示解释的偏差对于涉及代词歧义的具体configura-蒸发散到句法位置。它实际上将显示,无论篇章结构,在连贯关系(霍布斯1979)的形式,和语法结构相结合,大力偏置代词的实际解释和语言的两个组成部分是照应关系的决心很重要。因此,虽然我们承认Chen(1986),Pu(2011)等人关于语篇结构和语义在形成代词使用和解释中可能发挥的潜在作用的重要见解,但我们认为,与杨等人一样。 (1999年,2003年),代词的处理也可以访问句法信息,而不仅仅是话语结构和意义的方面。

三、实验1:初步探讨代词与先行关系

本次汉语代词解释调查的第一个实验是一个句子完成任务,模拟Kehler和Rohde(2013)(此后通常称为KR)中描述的类似实验。实验的27名参与者都是来自中国北方的中文普通话成人母语人士,他们被要求为一组短文写作完成,其中第二句的第一个单词作为提示提供,如下面的例子4和5。在所有56篇论述中,第一句包含两个对象,它们可以作为第二句中出现代词的先行词,一个在主语位置,一个在非主语位置(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或介词宾语/ co-verb /把ba“BA”)。在34个目标话语中,第二个句子经常以第三人称代词提示开始,原则上可以解释为前面句子中的两个名词短语对象中的任一个,或者可能是一些其他未提及的个体,如示例中所示图4a-b中。其余的22填词/ distractor讲话提示,要么是第一/第二代词或状语,如5a-b所示。实验的重点是查看完成的目标句子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前面的句子中多久可能引用主语或非主语名词短语。在给与参与者的指示中,参与者没有被要求解释任何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他”作为必然指的是前一句中的某个人的实例,参与者被要求简单地提供任何自然叙述的完成想到了,没有任何限制。

四、实验2:目标参考和谓词/方位结构

通过对实验1的结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后发现的次要目标偏差提出了一个问题,即目标论证是否总是在随后的句子中仅仅因为目标而增加了对代词的引用,或者这种增加是否仅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因为目标被构建成更大的话语结构。在英语中,KR发现证据表明,它主要是当目标代表完成的转移行为的终点时,它们显示较高比例的参照和以下代词(如10),并且当一个TOP动词出现在纵横不完善的环境中时,以及转移的动作没有完成,在目标论述与话语中的名词连接方面没有类似的增加,例如在11中。KR给出的这个观察的自然解释是,它只在完成拥有者的占有权转移建立了一个终止于目标的行动的显着心理图景,赞成将后者作为一个激活的,关注的先行词,用于后面的代词。

五、连贯关系对指称先行关系的影响

在他们研究英语语篇中使用的参考设备时,凯勒和罗德强调了一种方式的重要作用,这种方式似乎是一种方式的一个方面,即一个方案的相互关联 - “一致性关系”存在于连贯话语中的句子之间。 KR和其他人(例如,参见Hobbs 1979; Sanders和Noordman 2000,Kaiser 2011以及Renkemer 2009中的论文集)显示了句子之间不同种类的关联可能导致下一次提及的偏倚一个特定的指示物 - 一种期望,即话语的某个部分中的某个指称将在随后的部分中强烈地表现出来,这是由话语展开的。一系列的相干关系已经被提出并被认为影响了话语的结构。以下给出了一些常见的连贯关系的例子,其中来自英语的说明性实例由KR改编而来,以及关于两个连续句子S1和S2之间存在的话语连接类型的描述。

六、实验3:明确控制相干关系

实验3着手于专门控制连贯关系对中文代词解释的潜在影响,并再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Simpson et al. Lingua Sinica (2016) 2:2

DOI 10.1186/s40655-016-0011-2

RESEARCH

Open Access

Grammatical roles, Coherence Relation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in Chinese

Andrew Simpson1*, Zoe Wu2 and Yan Li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in Chinese which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for the proposal in Yang et al. (1999, 2003) that the resolution of pronominal reference in Chinese is more influenced by syntactic information than often assumed in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phora in Chinese such as Li and Thompson (1979), Givon (1983), Chen (1986), Christensen (2000), and Pu (2011), whe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elements is solely attributed to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course structure-related factors. The paper makes use of a series of sentence completion tasks, adapted from Kehler and Rohde (2013) for Chinese, to try to tease apart the often complex roles played by syntactic position, Coherence Relations,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Keywords: Pronouns, Coherence Relations, Discourse anaphora

  • Correspondence: andrew.simpson@usc.edu 1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90069, CA, USA

Full list of autho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1 Background

This paper reports 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in Chinese which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for the proposal in Yang et al. (1999, 2003) that the resolution of pronominal reference in Chinese is more influenced by syntactic information than often assumed in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phora in Chinese such as Li and Thompson (1979), Givon (1983), Chen (1986), Christensen (2000), and Pu (2011), wher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elements is solely attributed to semantic, pragmatic, and dis- course structure-related factors. The paper makes use of a series of sentence completion tasks, adapted from Kehler and Rohde (2013) for Chinese, to try to tease apart the often complex roles played by syntactic position, Coherence Relations, and discourse structure. In strengthening the case for a facilitating role of syntax among other discourse-related processes of anaphora resolution in Chinese, the paper extends Kehler and Rohdersquo;s experi- mental approach, initially developed with English, to a pro-drop language which has sub- stantial use of pronouns, and shows how realized pronouns in such a language also exhibit a subject bias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in addition to being governed in their distribution by their relation to pro, full noun phrases/ NPs and structural aspects of discours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is as follows. Section 2 reviews previous work carried out on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overt pronouns in Chinese, highlighting salient ideas which have emerged in prominent function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to the

copy; 2016 Simpson et al. Open Access This article is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you give appropriate credit to the original author(s) and the source, provide a link to th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nd indicate if changes were made.

use of pronouns in Chinese. Sections 3, 4, 5, and 6 then each describe one of three sentence completion experiments carried out to further probe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Ex- periment 1 first identifies a regular subject bias on the location of antecedents for pronouns in connected discourse. Experiment 2 then investigat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using transfer of possession verbs, and notes changes in the subject antecedent bias caused by the manipulation of verb choice and aspect. This leads on to Ex- periment 3, which specifically controls for the influence of discourse structure/Coherence Relations on pronoun interpretation, and shows how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those of the previous experiments, offer a way to distinguish the influence of discourse structure from syntactic rol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zed pronouns in Chinese. Section 7 summariz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how the findings of the paper add to ongoing debates on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anaphora in Chinese.

Previous studies of zero and overt pronoun use in Chinese

An early prominent paper on the use of discourse anaphora, Li and Thompson (1979), offers two potentially important generalizations concer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zero and realized pronouns in Chinese, which have relevance here. First, making use of data from two historical texts of Chinese (argued to display patterns also found in modern Mandarin), Li and Thompson suggest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anaphora is not constrained by syntactic factors such as the syntactic roles of referent and ante- cedent NP, but rather driven by purely semantic and pragmatic forces, and that zero pronouns may identify an antecedent in any kind of syntactic position when this is li- censed by an appropriate semantic relation. Second, it is proposed that realized/over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279066],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