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浅析苏州民间故事

 2023-04-27 14:50:36  

论文总字数:9691字

摘 要

:苏州历史悠久,单单是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四千余年,乃是吴地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在漫长悠久的发展中,苏州民间形成了极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故事,形成了神话传说、地名传奇、人物轶事、物产故事以及民俗传说几大类。苏州民间故事还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与变异性四大特点。最后讨论民间故事的研究现状并简单探究解决方法。

关键词:苏州;民间故事;民间文学

Abstract: Suzhou has a long history, only has a history of over four thousand years of recorded, but Wu culture and the birthplace of the synthesizer, in the history of long-term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he Jiangnan region. Suzhou folk form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tales, myths and legends,legend form names, anecdotes, stories and folk legends of product categories.Suzhou folk stories are still circulating oral sex, collective, inheritance and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generation process. Finally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folk tales and simple discussion of exploring and solving method.

Key words: Suzhou; folk tales; folk literature

苏州,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绵延四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极富有地方气味的文化底蕴。

苏州,古称“吴”和“苏”。说到这两个称呼,也有各自的典故。商代末年,周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亶父喜欢季历,但是按照制度,必须传位于嫡长子。泰伯、仲雍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到当时古越人聚居的江东,并随乡入俗。当时的江东人有个习俗,就是喜欢边跑边呼喊,泰伯造了一个“吴”字代表他们。泰伯被拥立为君长,国号为“勾吴”。而“勾”是当时古越语的拟声词,无义,所以后来苏州又称“吴”地。而说到“苏”,据说在夏朝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江东册封给胥。从此,江东便有了“姑胥”之称。“姑”是当时土著吴越人的古越语的拟声词,无义。今苏州仍有胥江、胥门、姑胥桥等地名。周朝以仁政治理天下,“胥”义为狱卒,不祥。《诗经》“山有扶苏”的“蘇”由草、鱼、禾组成,象征鱼米之乡,且与“胥”发音相近。吴王故将“姑胥城”改为“姑苏城”。姑苏城西边的灵岩山就成了姑苏山。后来阖闾城(今天的苏州城)筑毕,姑苏城逐渐被荒弃。但是“姑苏”的名字在吴地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到了隋代,废“郡”设“州”,当时苏州所在的“吴郡”本来应该更名为“吴州”,但“吴州”当时已被绍兴用了,所以就改用“苏州”了。

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一个风情万种却又温文尔雅的苏州。而在这样一个温润如玉的苏州城里,它的坊间巷里,一个个生动传神、韵味独特的民间故事从几百或是数千年前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一直流淌在苏州文化的血液里。

一、苏州民间故事分类

(一)神话故事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文学作品。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苏州的神话莫约分成三个类型。一种是对中原神话的直接复述,因为在复述中没有进行明显地带有地方特色的修改,所以这里不做讨论;一种是本土化的中原神话,比如吴王令威丈人入林屋洞得夏禹素书的传说,又比如大禹惩治制造淮河水患祸首“淮祸水神无支祁”的故事。而上面所说的两种神话在后人转述之时,夹杂了太多的儒道思想,而作为神话的本来面貌却以变得相当模糊。

最后一种便是成型于吴地本土的神话故事,而这种神话的产生恰恰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生产以及生存最最直接也是最最基本的愿望与诉求。

吴王阖闾元年,吴王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督造水陆双棋盘格局的城池,命名为“阖闾城”。城址至今未迁,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苏州至今保留春秋时期的古迹和地名:阊门又叫“破楚门”,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胥门上挂过伍子胥的头颅;相门又叫干将门,是干将设炉铸剑的地方。故此这个时期形成的神话涉及最多便是武器、胜利以及类似的字眼。

干将莫邪的故事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故事大约讲了吴国一个名叫干将的铸剑名匠,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把叫干将,一把则叫莫邪。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而楚王忌惮干将的才能,被楚王所杀。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的故事。

 吴地栽桑养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太湖流域的吴兴钱山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用竹筐盛着的丝绢残片、人字纹细丝带和丝线等实物。吴地也流传着蚕与白马的传说。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惟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日:“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

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日:“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日:“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日:“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日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竟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蚕桑者,是古蚕之余类也。【1】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看出,吴地的人们早在原始文学时期便不由自主的把他们思考、总结出的价值观念融入渗透进了一个个神话里。复仇与报恩是他们对人性的探索,铸剑和桑蚕则是他对生活、生产的美好愿景。

(二)地名传奇

讲起苏州的地名,那几乎是一处地方便是一个故事。虎丘剑池、干将路、齐门、石公山、石湖等等,不胜枚举。若是分个类别,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街巷与城门的故事,另一类则与“水”字有关了。

1)街巷与城门

苏州的古街老巷多不胜数,一座座城门也依旧矗立在现在的城区里,仿佛还在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那个时候的故事。而江南人务实的个性也影响了这些街巷的名字,姑苏城繁华富饶,素以鱼米和丝绸闻名,至今,苏州的一些路名仍沿用百千年前商贸经营的行业旧名,盐仓街、仓米巷、豆粉园、绣线巷、果子桥、滚绣坊等等,由此可想象出当年姑苏城商贾如云,车水马龙的一派繁华景象。

而苏州作为最早的几个古城之一,其城门的数量已不逊于那些几朝古都。盘门、阊门、胥门、齐门等等,这些城门名字亦各有其来历。

2)河、桥、湖、岛

苏州,鱼米之乡,亦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大小河道纵横交错,东有独墅、金鸡二湖,西滨太湖,北则有阳澄湖,而极富盛名的京杭运河也从苏州市内横贯而过。这天然的水文环境打造出了极富特色的水文化。一条条河、一座座桥、一片片湖、一个个岛,都是动人的故事。山塘河与白居易,张继的枫桥,石湖的范成大,太湖上的石公山,这些都是与水有关的地方和故事。

石公山,是太湖中的一座岛屿,因为山前有座巨石,形状象极一老翁故而得名。关于石公山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说,从前太湖里有个吃人的水怪,跑到西山岛去兴风作浪,岛上的居民被扰的不得安生。而岛上也有一个力大无比的恶人名叫王拆天,虽说他力大无比,却是极为害怕这水怪,于是王拆天便抓来许多百姓丢入湖里去喂给水怪,水怪吃饱了便平息下来。一日水怪又饿了,王拆天如往日一般又要去抓人喂水怪,这时,一对姓石的老夫妇出来,这对老夫妇凭着机智打败了王拆天也杀死了水怪,但是由于跟水怪周旋了七天七夜,也终是因为操劳过度,累死在太湖边上,化作了石头。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便把石公石婆与水怪周旋的那个岛取名叫石公山。

这些地名的由来与传说,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表现出了人性的闪光点,对善与美的赞扬。这些故事里自发表现出的正能量,直到现在都一样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

(三)人物故事

苏州底蕴厚重,人杰地灵。诞生过太多太多在历史上名极一时的人物,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雅士,苏州都不缺少代表人物。阖闾、夫差、伍子胥;陆逊、顾雍、孙仲谋;陆机、张旭、张僧繇;亦有那张继、范仲淹、范成大、陆龟蒙、唐寅、文徵明等等。

这些人,大致也就分成王侯将相与文人雅士两种

1)帝王将相故事

吴地自顾不缺帝王名相,但是在我看来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便是一代名相伍子胥。一生经历逃亡、复仇、封相,最后又被吴王赐死。《史记·伍子胥列传》中这样讲到吴王不听谏言,赐死伍子胥: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呼!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2】

这段讲的是伍子胥进谏吴王,意欲劝阻吴王伐齐,反而被太宰嚭在吴王面前谗言,说:“伍子胥只是因为自己计谋没被采用感到羞耻,反而产生了怨恨情绪。如今大王又要再次攻打齐国,伍子胥又独断固执,强行谏阻,败坏、诋毁大王的事业,只希望吴国战败来证明自己的计谋高明。”而吴王也是因为伍子胥的直言直谏早已心生不满,便派人赐下宝剑,命伍子胥自杀。伍子胥听到这个消息感叹几句,后又命人在自己的墓上种上梓树,以后用来做棺材,同时把眼珠挖出来悬挂于东门楼上,看着越人怎么样打败吴国。这一小段就写出了伍子胥极富个性,虽然忠心却又不是愚忠,直言善谏的良好品质。而伍子胥死后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伍子胥的远见卓识。

除了史书记载以外,伍子胥也有很多民间流传的奇闻轶事,如“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千金报恩”等等。其中“千金报恩”讲的是伍子胥在逃离楚国的过程中,有一日饥困交加,见一位浣纱姑娘竹筐里有饭,于是上前求乞。姑娘顿生恻隐之心,慨然相赠。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安全原因,要求对方为他的行为保密。姑娘觉得人格受辱,她随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见状,伤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之后,又想到要报恩,但苦于不知姑娘家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个小故事也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不论是书面记载的正史还是口耳相传的轶事,都为人们树立一个爱憎分明、个性鲜明、思虑长远的伍子胥。

2)文人雅士趣事

姑苏的文人不胜枚举,张旭、张籍、陆龟蒙、范仲淹、范成大等等。

范仲淹,希文,苏州吴人也。父墉,从吴越归朝,仕为武宁节度掌书记,卒官。仲淹,少长淄州,姓朱明说,尝举学究不策,漫游鄠杜间,逐之南都力学。大中祥符五年,礼部举第一。寻登乙科,调广德军司理参军。天禧元年,迁权集庆军节度推官,始奏复本姓,名仲淹。四年,除秘书省校书郎,监泰州西溪镇盐仓,进大理寺丞,除兴化令。丁忧寓居睢阳,留守晏殊请掌府学事。服除,殊在枢府荐署秘阁校理。仲淹上疏请太后还政忤旨,请外出通判河中府,转殿中丞,改陈州。明道元年,太后崩,召除右司谏。郭皇后废,仲淹率其属及群御史伏閤门极谏,有诏降知睦州。明年,为景祐元年,徙苏州。二年,就拜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益论时政阙失,大臣权幸多忌恶之。数月,以仲淹知开封府。仲淹病中书擅权,为《百官序迁图》上之,与平章吕夷简交论上前,坐落阁职,知饶州,徙润州。又徙升州。宝元初,赵元昊悉重寇延州,大战将殁。仲淹自知越州复职知永兴军,未至,进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充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同管勾都部署司事,兼知延州,久之,坐与元昊通书,降本曹员外郎,知耀州,俄徙庆州,迁左司郎中、本路安抚招讨使兼兵马都部署。泾原帅再败定川,关辅复震。仲淹率兵赴援,寇引去。上闻大悦,进枢密直学士。庆历二年冬,进为陕西四路读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开府泾州。仲淹谋取横山故地,渐复灵夏。元昊惧,请和。三年,入拜枢密副使,改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仲淹有所建白,上稍施行之,众不便,谤兴,不自安,奏乞一边郡,许之,乃以本官宣抚陕西河东。五年正月,乞解政事,拜资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就赐推诚保德功臣加紫金光禄大夫护军,封汝南郡开国公。于时,妬者不息,至为飞语。闻上,天子以为疑,诏罢仲淹边任,进给事中资政殿大学士,知邓州,徙知杭州。皇祐三年,进尚书户部侍郎,知青州兼兖淄登莱沂密齐淮阳州军安抚使。四年,徙知颍州,未上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累赠太师中书令,追封魏国公。【3】

从上面可以很简单的看出范仲淹一生起起伏伏,波折不断。在他起伏波折的一生中,不仅有这些发人深省的正史故事,也有着像“一技半能”、“万笏朝天”等等奇闻轶事。

(四)物产故事

苏州有鱼米之乡之称,物产丰富,而船点、苏绣、桃花坞年画这些都是只此一家的特产。关于这些特产的由来,也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苏州人爱吃,亦会吃。龙舟鱼、松鼠桂鱼、碧螺虾仁都是传统苏州名菜。

龙舟鱼,此菜据传源自清朝康熙年间。当年康熙帝幸驾苏州,正逢一年一度的彩船庆会在苏州河上进行,康熙一时兴起就便衣前去观看。正午时分,康熙命在船上用餐,这可急坏了随从的太监。到哪儿去弄菜呢?船家说,如不嫌弃,便由奴家精心整治。太监没法,只好硬着头皮让船家试试。不一刻,几个家常小菜便整治了上来。其中有一个菜做得色香味形俱全,康熙帝吃得特别开心,便问太监叫什么菜。太监忙叫来船家回答,船家看到一首龙船刚好从身边经过,临机一动便随口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龙舟鱼”。康熙一听龙心大悦,便命太监重赏船家,并叫人把做菜的方法详记回宫。从此,宫廷菜系中多了一道叫做“龙舟鱼”的苏州菜。

一个地方的特产,是一个地区日常生活最直白地表现,也最能体现那个地区的人们的审美与生活情趣。而那些特产的故事,也热情地歌颂当地人民的智慧、勤劳。处处洋溢着生活的美好,传播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民俗传说

民俗本身是一个很广泛的文化范畴,没一个地区都会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苏州也有自己独特的吴地民俗文化,当然有着许许多多与民俗息息相关的传说故事。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习俗和传说,有些是中华大地上共有的习俗,而有些则极具有吴地特色。像是清明有“踏青”、吃“青团子”的传说;谷雨则有三朝看牡丹的传说;立夏则有立夏称人的习俗,而立夏称人据说传说与刘备东吴招亲有关。

孙尚香自从嫁给刘备以后,就跟了刘备回荆州,之后有一起入川。不久,东吴使臣来说,吴国太病重,要孙夫人回去看望。孙夫人就带了俚刚生下的小人,告别了刘皇叔回到东吴。不多几天,吴国太就是病故了,从此孙权酒吧孙夫人留在身边,借此来牵制刘备。

刘备自从孙夫人回到东吴以后,俚是日思夜想,等等勿来,望望勿来,就派了使臣前往东吴问候。孙夫人呢,当然也想回到刘备身边,但碰着孙权就是勿肯答应。孙夫人呒不办法,只有写封书信带给刘备。偏偏刘备见信,勿相信书信上讲的,弄得派去的使臣十分为难,只好去请教孔明先生。孔明讲,等倷下次再出使东吴,见到孙夫人后,就请俚称称自己与小人的分量,然后再带了书信来见主公,刘皇叔就知道孙夫人与孩子在东吴生活得是好是坏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皇叔思妻想儿,就派了这位使臣前往东吴探望。使臣到达东吴,请孙夫人同小人称称体重,再写封书信,好带回去交差,这一天正好是立夏节。

这事情传开了,江南百姓首先风行起来,一来是表达对孙夫人失去自由的同情,二来也可衡量一年来的身体情况。

(口述者:张雪奎,男,当时70岁,太仓东郊人;尹陈氏,女,当时90岁,太仓东郊人;采录者:尹培民)【4】

民俗传说本身便富有地方色彩,而采录者也尽可能的还原了吴地特色,方言的运用让民俗故事的流传更加地方化,也让民俗传说这一民间文学形式更加平易。

二、苏州民间故事的文学特征

民间故事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那么我们在讨论民间故事之前,必须要首先认识一下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以传统的民间形式展示自己的, 它诉诸于口头语言系统, 创作和流传都由某一特定的集体共同完成, 是一种活态的文学, 流传中有变异,变异时有流传。【5】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691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