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中唐田园诗新变

 2023-08-24 10:29:42  

论文总字数:9248字

摘 要

中唐田园诗在田园诗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期间的诗歌创作多具隐逸之风,内容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更侧重反映时代环境和文人心理。情感表达上,中唐诗人更趋冷静,情感态度也由寄托理想转向关注现实。相比晋代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中唐田园诗在发展同时,更体现新变。文章主要从风格、内容及语言分析并与盛唐和晚唐的田园诗做一个比较,分析一些区别与联系,由此体现中唐田园诗新变之处。

关键词:中唐,田园诗,特点,新变

Abstract: Idyllic poems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dyllic poems. During this period, poems were written with the style of seclusion, mainly describing the natural scenery and rural life, with more emphasis on reflecting the environ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sychology of scholars. In term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poets in the tang dynasty tended to be more calm, and their emotional attitude changed from placing ideals to paying attention to reality. Compared with the idyllic poems created by tao yuanming in jin dynasty, the idyllic poems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reflect new changes while develop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yle, content and language of idyllic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late tang dynasty, and analyzes som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so as to reflect the new changes of idyllic poems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Key words: Middle tang dynasty , Idyll ,Characteristics , New changes

目 录

前言 3

一 中唐田园诗的艺术特征 3

(一)诗歌风格上倾于隐逸之风 4

(二)思想内容的抒写由理想主义走向刻画写实 4

(三)在情感表达趋于冷静与哀愁 5

二 中唐田园诗新变的表现 5

(一)内容题材的扩展 6

(二)审美理想的不同 6

(三)创作宗旨的改变 7

三 中唐田园诗新变的原因 9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前言

田园诗主要是指退隐乡村回归田园生活的官者或士人为描述自己的乡村田园生活而作的诗歌。这一诗歌题材到了陶渊明的手里正式成立,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陶渊明的田园诗突破了形而上诗歌的淡而无味,给诗歌领域带来一股自然且清新的风气,开辟了重尚回归自然的新境界,“守高节于田园”,“寄至情于淡泊”,“化至情于玄理”[1],开创了中国田园诗的传统,被后人誉为“田园诗之祖”、“隐逸诗人之宗”。其诗的风格朴实而醇厚,质朴而自然,风景宜人,所写的内容和谐又优美丰满。唐代田园诗作品是田园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将田园诗发展得更加成熟,艺术成就极高。其兴盛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文人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但纵观唐朝三个时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并不平衡,文人所处的政治局势和心态特征不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影响着田园诗的创作。

一 中唐田园诗的艺术特征

中唐田园诗作相对于盛唐时期,变化颇多。一般以代宗元年至文宗二年太和年间为中唐。从整个中唐时期看,田园诗歌还是以描写农人和田园为主。然而,在对田园生活的描写中,诗中也更多地表现了赋税的压迫、劳作的艰辛、灾难的无情,田园风景画也逐渐从丰富多采走向宁静。可以说,在时代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人往往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他们创作的诗歌更多的是对过去富裕舒适的生活的回忆和当时艰难世道的痛苦挣扎。刘勰曾论述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当文学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代时,必会受到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才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独特风格。因此,生活在特定时代的田园诗体裁与其他体裁不同,将会带有这个时代的风格印记。

自盛唐之后,唐诗在诗歌创作方面也经历了一段相对薄弱的时期,但到了贞元元和年间,唐诗又掀起第二次高潮,人才辈出,鸣声鼎沸。“所以又有方南堂《辍锻录》记载的‘唐诗至元和间,天地精华,尽为发泄,或平或奇,或高深或雄直,旗鼓相当,各成壁垒’。它不像盛唐在丰富多样的同时又具有相对统一的主要风貌特征,而是‘人各具一笔意’,诗歌笔意是各具有特色的。因此中唐诗坛难以见到盛唐那种和谐的局面,它突出地呈现了多元化的倾向。”[2]这既是安史之乱以后,复杂纷纭的社会趋向和五花八门的思想文化在诗歌创作中的集中反映,即是“盛世尚同,而衰世尚异”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同时,这也是盛唐以后诗人自觉地寻求出路、追求创新的结果。中唐诗人不停寻求新的变化,因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

安史之乱之后,各方问题扑面而来。封建集团被削弱,政治动荡,剥削加重;边疆不稳,内忧外患。这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转变关键。这也就导致了中唐时期对政治敏感的文人诗歌创作风格的改变。中唐时期的田园诗人,在历经一段脆弱消沉的艰难时期后,也逐渐将诗歌风格转变,更加“接地气”,具体在风格特征、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上产生了一些变化。

(一)诗歌风格上倾于隐逸之风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深,这一时期田园诗创作之风多偏于隐逸肃清。例如韦应物,他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自己清旷萧疏的典型意境。葛佳音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有这样概括:“《雨夜感怀》中‘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 ,《郡中对雨》中‘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独游西斋,寄崔主簿》中的‘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这几句诗中的‘萧散’一词,是韦应物对词语的理解趋向于感性,正是一种隐逸的情态蕴含其中。这也就使他在后来创作的诗歌中创作出了大量类似的意境。[3](p334)

同样我们找到他这首《燕居即事》: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9248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