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哲学思想新探——从《天问》看楚国哲学
2024-02-05 15:38:21
论文总字数:13212字
摘 要
:屈原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天问》中,全诗可以看作屈原对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和人事之道的探索,目的是为了寻找兴国之法则。屈原发现宇宙的生成与发展都遵循宇宙之道,天地万物都在它的制约下变化发展。自然事物皆遵循自然之道,明晓自然之道,才能因势利导,与天灾相抗衡。人事之道不在天命,而在人为,若将国运寄托于飘渺的天命,只会走向灭亡。而明晓人事之道的方法,就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对“道”的认识上,屈原继承了老子的观点,认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又超然于万物之外,顺道则兴,逆道则亡。但又对老子思想有所发展。老子的道是“无为之道”,而屈原的道是“有为之道”。屈原重人事之道与帛书《老子》更关注社会哲学的思想是一致的。屈原对圣贤、忠正、仁义、孝慈的肯定与推崇,与楚简《老子》中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在宇宙生成观上,屈原认为“阴阳”是宇宙生成的关键,“混沌”是宇宙的初始。纵观古今发现道不可违背,要顺道而行。这与《太一生水》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关键词:屈原;《天问》;楚国哲学;《老子》;《太一生水》;道
Abstract: Qu Yuan"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embodied in the "heaven", explore the poem can be seen as Qu Yuan of the universe, the Tao of nature and human way, the purpose is to find the law of the country. Qu Yuan found that the universe will follow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e, the universe changes in its constraints. Natural things follow the natural way, Ming Xiao Tao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can compete. The personnel of the road in heaven, and in human, if the country lies in the misty heaven, only to perish. Xiao Ming and personnel way method,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histor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ao", Qu Yuan inherited the Lao Zi’s view, that Tao exists in all things, and is detach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world, by Xing, inverse is dead. But some development thoughts of Lao Zi. Lao Zi is the word "inaction road", while Qu Yuan is "for the road". The personnel of the Silk Road and his heavy "Lao Zi" more attention to social philosophy is consistent. Qu Yuan of the saints, loyalty and righteousness, Filial love is respected, certainly, there are similarities with the idea of "me" bamboo slips. In view of the universe, In view of the universe, Qu Yuan thought that "Yin and Yang" is the key to the universe,"chaos" is the initial. The Tao is not contrary, would step in and do it.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hilosophy of life" of the water too. Qu Yuan doesn"t believe in fate, believe in human effor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Key words: Qu Yuan; "heaven"; Chu Kingdom Philosophy; Lao Zi; "life too much water"; Avenue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创作的辞赋文采华丽、思想深邃。处于人类思想史上“轴心时代”的诗人,也如同众多思想家一般思索自身所处的世界,而楚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则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来学者对屈原思想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屈原宇宙观的思想研究,主要关注屈原的怀疑精神、唯物思想和辩证法观念。二是关于屈原历史观的思想研究,主要关注屈原对历史的审视、反天命意识和该历史观产生的归因。三是关于屈原思想流派问题的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屈原与儒法道三家的关系。这些研究都表明,屈原的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并与先秦诸子的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限于年代久远,文献缺失,某些重大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完美的解决。或囿于观念的束缚,理念的偏向,有些问题还值得深入探讨。屈原是楚国大夫,楚国哲学以道家为本,而道家思想又是诸子思想的根源。老子最先用“道”探讨宇宙与社会,接下来诸子百家纷纷以道阐述其政治主张。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说:
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有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本。 [1](P27)
因此,影响屈原最深的应是道家思想。而屈原的哲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天问》中,《天问》通篇以问句组成,追问了天地演变、人事兴衰,是一篇“千古奇文”。因此,在这里,我以《天问》为切入点,研究屈原的哲学思想,并通过与同时期的《老子》、《太一生水》哲学思想的比较分析,看屈原对其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屈原《天问》中的哲学思想;第二部分通过比较传世本《老子》、简帛本《老子》与屈原的哲学思想,看屈原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通过比较《太一生水》与屈原的哲学思想,看屈原对《太一生水》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 《天问》中的哲学思想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他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天问》中。《天问》是一部旷世奇文,全诗三百八十八句,一百七十七个问题。这些问题包罗万象,上穷天问,下究地理,中追人事,反映了屈原的思考与认识。关于“天问”的含义,最为受人关注。最早的是王逸的注解,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2](P99)后人多承其注。清朝戴震提出:“问,难也。天地之大,有非恒情可以测者,设难疑之。” [2](P99)今人游国恩《天问纂义》云:“王逸以《天问》为问天,其说非也。”“《天问》云者,犹言以此自然界之一切事理为问尔。” [2](P99)后人的注解较王逸而言显然更为合理。《天问》中的“天”,本有自然的意思,可理解为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即引申为“道”。《天问》中的所有问题,可以看作对道的追问与探寻。这里的道,又分为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和人事之道。
宇宙之道即宇宙生成之规律。《天问》开篇即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这一段主要是问宇宙生成之事。远古之初一片混沌,由谁来传布述说?天地未形成之际又如何考证?昼夜未分,谁能了解?大气氤氲,如何识别?明暗变化,为何如此?阴阳交合,何者是本何者是化?这些问题涉及了宇宙生成问题,体现了屈原对宇宙生成的思考,反应了他的的宇宙生成观。
屈原的宇宙生成观,承认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远古之初,宇宙间充盈着混沌之气,它无形无相而又无处不在。《补注》云:
《列子》云曰,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者气为人。 [2](P102)
混沌之气分清浊,进而演化了天地万物。天地已分,昼夜交替,万物都遵循着既定的规律循环变化,而这就是宇宙之道。宇宙的生成与发展都遵循宇宙之道,它超脱于宇宙之外,又存在于天地之间,宇宙天地都在它的制约下变化发展。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历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章句》云:“谓天地人三合成德,其本始何化所生乎?” [2](P103)将“阴阳三合”解释为天地人合德,过于牵强。《毂梁子》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2](P103)《楚辞集注》云:
阴也,阳也,天也,三者之合,何者为本?何者为化乎?今答之曰,天地之化,阴阳而已······然《毂梁》言天不以地对,则所谓天者,理而已矣。成汤所谓“上帝降忠”,子思所谓“天命之性”是也。 [3](P84)
都是在阴阳中加入了天凑成三合之数,也难以让人信服。而朱熹更是在《毂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天解释为天理,即上帝、天命,认为理是宇宙本原,生生把屈原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观变成了唯心论、唯神论思想。其实这都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古代“三”和“参”通用,“三合”就是参合、杂合,这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阴阳杂合衍生万物,其本原又是什么?又衍化出了什么?联系上文,就可明了屈原的宇宙生成观是混沌生阴阳,阴阳化万物。由此可知,屈原对宇宙的认识是宇宙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
自然之道主要是屈原对天地形成之后自然事物的思考。自“圆则九重”至“曜灵安藏”问天地形成之后的事。天高九重,浩大无垠。天体旋转,轴心在何处?东南地势为何亏损?天圆地方如河衔接?日月星辰如何排列?太阳东升西落所行多远?月亮盈亏变化又是为何?女歧无夫,如何产子?惠风何在?明灭何为?这些自然想象以当时的科学水平还无法解释,但屈原并不迷信神话,而是将其看做自然存在的现象,并加以探询。自然运行自有其规律,只是屈原无法明晓其中的原理。在这种规律下,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而又缺,星辰依次排列,地势东南亏缺。而这就是自然之道。
自然事物皆遵循自然之道,这与人类是否有着一定关系?于是屈原从“不任汩鸿”至“禹何所成”开始追问地上之事。中国自古多水患,先民为了生存,同洪水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在这抗争中,涌现了鲧、禹等杰出代表。鲧看到鸱龟曳尾相衔受到启发,采用筑建堤坝堵截洪水之法治水,最终失败被囚。而禹总结父亲失败的经验,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将洪水导入大海,最终取得成功。同为治水,不同的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这其中一定存在某种规律,这就是屈原探求的自然之道。明晓自然之道,才可能因势利导,与天灾相抗衡,违背自然之道只会走向毁灭。而了解自然之道的关键,就是“课而行之”、“纂就前绪”,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可能摸索出自然之道,并顺道而行取得成功。
自然之道竟有如此威力,那么是否可以被打破?于是屈原接下来尽问些违反常理之事。地倾东南可是共工触山所致?大海为何永不溢满?昆仑县圃在何处托足?太阳何处照耀不到?若木之花如河发光?哪个地方冬暖夏凉?哪有石柱长成森林?哪种野兽可以说话?可有人能不死?可有蛇能吞象?后羿怎样射落太阳?金乌如河羽堕身亡?这些怪事似乎违背了自然之道,但屈原显然怀疑这些事情的真实性,打破常规的神仙鬼怪在何处?可曾有人见得?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世人传说,无法考证,终不可信。于是,屈原意识到,没有事物能违背自然规律,超脱自然之道。而那些看似违反常规的现象,不过是自然之道的另一种表现,只不过人类目前还无法理解罢了。
宇宙自然皆有自己的法则,那么人事兴亡是否也存在一定的规律?于是,下文转入对人事之道的追问。屈原从禹开始,对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的历史事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而这并非单问历史,而是夹杂了神话色彩,就一系列不合理、不正义的事件发问。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帝降夷弈,革孽夏民?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启夺了益的江山,逢凶化吉,子孙绵长,而益却战败受死。天帝降生后羿,他却危害夏民。羿向天帝献祭,却惹天帝不快。羿箭能穿革,却被寒浞谋害。“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天帝享受夏朝世代祭祀,却不保夏朝国运昌隆,传至夏桀终遭覆灭。“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庆父公子牙淫嫂杀兄,狡诈多变,子嗣却绵延兴旺。“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2](P132)天命反复无常,齐桓公九合诸侯,抵御外族侵略,最后却落了个身死不葬的下场。这一系列不公正的历史事件,使屈原疑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理天下,又使至代之?”屈原发现,天命不可信,若将国运寄托于飘渺的天命,只会走向灭亡。
人事的兴亡之道既不在天命,又在何处?屈原继续反思历史,探求人事之道。“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弻,谄媚是服?比干何道,而抑沉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纣王亲近谄媚小人,远离耿直贤臣,最终国家败亡。“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姬昌求贤若渴,重用贤能,因此关键兴盛。通过反思历史,屈原发现,人事的兴亡之道在于君王是否贤明。君明臣贤则国兴,君昏臣奸则国衰。而明晓人事之道的方法,就是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国君开明,任用贤才。屈原的美政理想,也正是从人事之道中总结而来。弄清了人事之道,屈原自然把眼光转向楚国,希望楚国兴盛。但楚王昏庸,小人误国,屈原已从人事之道中预见了楚国的未来,自己却无力改变,不得不说非常悲哀。二 屈原对老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楚地商品经济十分发达,蔡靖泉在《论屈原的哲学思想》中介绍了楚地的文化背景,楚地多山川河流,不利于农耕,但物产丰富,对外贸易频繁,这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而“半夷半华”的特殊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楚地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产生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屈原身为楚国大夫,自幼博闻强识。他在探索天人之道时,自然受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自然和人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他所探寻的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和人事之道,源自于老子阐述的道,并体现了对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在对“道”的认识上,屈原继承了老子的观点,认为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又超然于万物之外,顺道则兴,逆道则亡。屈原对道的思考分为三个步骤,从对宇宙之道的观察,到自然之道的思索,再到人事之道的询问。老子则将宇宙万物的运行都归结于道的制约。屈原对宇宙之道的思考形成了他的宇宙生成观,即混沌生阴阳,阴阳化万物。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变的。而老子对宇宙生成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句。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第四十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宇宙间存在无名之道,而因道的存在,出现了有名的混成之物。混成之物分化阴阳,阴阳调和方衍生万物,而道周行于万物之中,循环不息。这可看作老子的宇宙生成观,而老子与屈原的宇宙生成观是如此的相像。只是屈原并未明说道生万物,只是在对宇宙现象的观察中,冥冥中察觉存在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无所不包,并体现在宇宙的形成发展之中。此即宇宙之道,和老子的道生宇宙并无矛盾之处。
屈原在对自然之道和人事之道的探寻中,发现了道不可违,这与老子对道的认识也是一致的。屈原发现,太阳东升西落,月亮圆而又缺,昼夜交替,四时轮转,这种规律无人能够扰乱。而洪水肆虐,一味强堵终不可为,总结经验顺道而为方可成功。人事也是如此,托庇于天命、昏庸残暴皆是逆道而行,纳谏用贤、顺应民心方是兴国正途。自然、人事之道皆不可违背,逆道而行终会走向毁灭。老子也强调要顺道而行,道不可违。二十四章云:“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跂者”、“跨者”、“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都是违道而行,违道而行终究无法长久。五十二章云:“.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说明知晓道,并顺道而行,终身不会有危险,同时也说明了道不可违。
屈原与老子对道的认识,存在大量相通之处,但屈原并非一味学习老子,他在探索道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屈原写《天问》的原因,王逸在《天问章句序》中写道: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佹僪及古圣贤、怪物行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何而问之,以泻愤懑,疏泄愁思。 [2](P99)
由此可知,屈原并非像老子一样,抛开杂念,通过对道的考察,以修身养性、顺应自然,而是因为国势倾危,自己却遭遇放逐,不免心生忧愁焦虑,自然而然地对宇宙生成、自然演变、人事兴衰进行思考,试图了解其内在规律,寻找到兴国之道。对道进行探索的原因不同,道的性质也就不同。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无为之道”,而屈原的道是“有为之道”。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极重要的一点。他认为,无为是道的本性,而道正因其无为,才能顺应自然,不求而得。《庄子·至乐篇》云: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 [5](P182)
而圣人正应依道而行,自然无为。如果强自为之,只会逆道而行,反受其害。第三章云:“为无为,则无不治焉。”二十九章云:“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三十四章云:“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七章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四十八章云:“无为而不为。”五十七章云:“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六十四章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些言论都表现了老子对无为之道的推崇。而屈原显然不认同这一点。外有强敌窥伺,内有小人乱政,楚国已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楚王犹不自知。身具王室血统,对楚国深沉眷恋的屈原,迫切地想找到兴国之道,匡扶倾颓的楚国。若要他顺其自然,无欲无为,显然是不可能的。对国家的热爱已成了他心中的执念,时刻提醒着他要有所作为。而当执念破灭,屈原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万念俱灰,最终选择自沉汨罗。由此可知,屈原探寻的是“有为之道”,而老子阐述的是“无为之道”。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是战国末西汉初的文献,时代略晚于屈原生活的时代,可以看作成型期的《老子》。从楚简《老子》,到帛书《老子》,再到传世本《老子》,清晰地展现了《老子》的流变。而通过研究与屈原时代接近的楚简及帛书《老子》,更能看出道家思想对屈原的影响,以及屈原对其的继承与发展。
马王堆帛书《老子》与传世本《老子》之间并无根本的不同,通常是用词的不同,以及句法的变换等。而与传世本《老子》最明显的区别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德经》中的不少篇章涉及治世之策,或可看出帛书《老子》在社会哲学与自然哲学之间,更关注前者。这一点与屈原的思想是一致的。屈原《天问》中依次探讨了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事之道,但无论是宇宙之道也好,自然之道也罢,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探询人事之道。屈原不是专注于研究自然哲学的哲学家,他是楚国的大夫,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的诗人。相比于飘渺的天地之道,他显然更关注楚国的命运。正是出于对国家的爱与担忧,他才将目光转向天地宇宙,历览人事变迁,只是为了寻找一条兴国之路。通过不断的追问,屈原明白了道的不可违逆,只有顺道而行才能中兴楚国,而可悲的是,楚王却离道渐行渐远,所以在最后,屈原发出了悲愤的呼喊:“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悟过改更,我又何言?”声声泣血,字字锥心,只为楚王能幡然悔悟,自己受再大的委屈又何妨?由此可见,屈原重人事之道与帛书《老子》更关注社会哲学的思想是一致的。
另外,郭店楚简《老子》与传世本《老子》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传世本《老子》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因传抄等原因,某些字句发生了改变。且经过后人的整理加工,其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且不论楚简《老子》是否为其祖本,单论它的下葬年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十分接近,墓主也是楚国贵族,身份与屈原相当,因此,屈原有很大的可能读到这些文字并受其影响。
楚简《老子》中的思想观点与传世本大致相同,都包含守道而行、无为而治、物极必反、反对战争、自然质朴等,但也有不同之处,正如庞朴先生所说:“大有惊人之笔。” [6](P31)其中最显著的是,传世本《老子》批判忠圣、仁义、孝慈等儒家所倡导的思想,而楚简《老子》对这些则持肯定态度。传世本《老子》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圣人都无仁慈恻隐之心,冷眼旁观才是长视久生的关键。而简本并无这句。传世本第十八章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说明仁义、伪诈、孝慈、忠臣都是失道的表现。第三十八章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说明追求仁义礼都是舍本逐末,背道而驰。故第十九章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而楚简《老子》在推到守道归朴的原则时,却这样写道:“绝知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孝慈。”可见楚简《老子》摒弃的是辩、伪、虑,而非圣、仁、义。所以楚简《老子》又云:“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说明仁义、孝慈、正臣是大道通行的表现,大道废弃,就会失去这些表现。由此可见,楚简《老子》对圣贤、忠正、仁义、孝慈是持肯定态度的。
屈原对圣贤、忠正、仁义、孝慈同样持肯定态度,并且十分看重。屈原赞美圣贤的君主,认为只有圣贤才能保有天下。《离骚》中说: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
这都表达了屈原对圣贤之君的尊崇与赞美。屈原忠于楚国,热爱楚国,最后为楚国而死,忠正之心已深入骨髓。他为楚国来回奔走,“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当他受排挤、被猜忌之时,仍能坚持忠正之心,“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在他看来,忠正忠于生命。屈原重视仁义,《天问》云:“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羿危害夏民、射杀河伯是为不仁,霸占河伯之妻是为不义,不仁不义之徒,即使勇武过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纣王残暴不仁,竟杀死伯邑考,并把他的肉酱赐给西伯。武王心怀仁义,顺应民心起兵伐纣,建立大周还天下太平。这都说明仁义之心十分重要。屈原同样肯定孝慈,对不孝不慈之人深恶痛绝。《天问》有云: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32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