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留学生否定副词“不”、“没(有)”使用的偏误分析
2024-02-05 15:38:26
论文总字数:10329字
摘 要
近年来,来中国学习汉语的泰国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这要求我们对此给予一定的关注,以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语法是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否定范畴是个重要语法点是重中之重。“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两个否定副词,对于泰国留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为了更好地改善、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搜集了大量真实可信的语料,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语言学语法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偏误分析的方法等对此进行研究探讨,力图使泰国学生在学习这两个否定副词时能够较准确的掌握。关键词: 泰国留学生;“不”;“没(有)” ; 偏误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Thailand students came to China to study Chinese which demand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phenomenon and promotes the study of learn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is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in Chinese, just as the negative category in grammar category. In modern Chinese, “bu” and “meiyou” a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words in negative adverbs, which is hard to grasp for Thail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be better to improve or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find a better way to help Thailand students learn these two words much easily, and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usage of these two words by collecting a good deal of real and credible corpus database,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grammar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and error analysis theory to study this problem.
Keywords: Thai students; “bu” and “meiyou” ;error analysis
一.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席卷全球。最新数据统计,除中国外,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过的语言与汉语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一些东南亚国家像泰国、新加坡等都高度重视汉语教育,汉语教师在这些地方供不应求,来中国的留学生人数近年来也持续增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也遇到了诸多难点。本文仅立足于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有)”的偏误分析,力图降低泰国留学生学习这两个词的难度。
泰语和汉语的否定副词有着很大的差异,现代汉语否定副词多达十几、二十种,而泰语中却只有一个否定副词即“{mai}”。泰语的这一个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比较齐全,几乎具备了汉语所有否定副词的用法。与泰语相比,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数量多,并且词与词之间在用法上又各不相同,因为汉语的否定副词的用法比较复杂,区分是不容易,这对泰国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难点,出错也在所难免。
因而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归类,来研究泰国学留生习得习得否定副词“不”“没(有)”的相关偏误问题,分析偏误的成因,并提出对策,以便于减少其产生的概率,借此希望促进泰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也希望一定程度上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1.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的对象
否定副词是现代汉语否定词中重要中的重要一员,对于现代汉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和“没有”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否定副词,这两个否定副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泰国留学生也不例外。泰国留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这两个词时发生错用或混用现象很多。本文将对 “不”与“没有”进行考察。
1.2.2研究的方法
本文作者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例句,总结、归纳了泰国留学生学习在使用汉语否定副词“不”与“没有”的例子。2009年以来,语料库中共有泰国留学生作文374篇,否定副词使用错误次数达到245频次,其中“不”与“没有”的使用错误达到189频次,占否定副词使用错误的77%。所以不难看出,否定副词的误用频率近5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偏误,进行分类总结,分析偏误的原因,并给出恰当的解决办法。本文运用偏误分析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另,本文所有例句均来源于HSK动态语料库和前人教学实践中的语料。
二.否定副词“不”、“没(有)”的研究综述
“不”、“没(有)”是两个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否定副词,多年来是学术研究热点之一。对否定副词“不”、“没(有)”本体研究即在现代汉语领域研究的比较多,但对这两个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节将分三个方面对否定副词“不”、“没(有)” 分析:第一小节是现代汉语中对“不”、“没(有)”的相同点的研究,第二小节是不”、“没(有)”的不同点的研究,第三小节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没(有)”在语用方面的研究。
2.1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共同点
首先, “不”和“没”都是汉语中最常见且使用最多的两个否定副词。先秦的古籍当中记载了的十几个否定词,但那个时候并没有出现“没(有)”。而“不”从先秦开始直至今天依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
其次, “不”和“没(有)”都是否定副词,所以都具有否定副词的一些语法特征:
1.两者后面都可以跟动补结构。这两个副词后面加动补结构时,两者否定的是补语,即动作的结果而非动作本身;2.在常用副词的中,不是所有副词都能独用,而能单用的副词中有5个是单音节副词,即“不,没,快,别,甭”。3. 都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4.“不”和“没”都可以在省略句中单独做谓语。比如:
——“你别去看电视了行吗?”
——“我不!”
——“你工作结束了吗?”
——“没!”
以上陈述了这两者的诸多相似之处,也正是因为两者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所以留学生们区分起来相当困难。即使是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小学生等初学者)也会混淆两者用法,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存在许多使用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会经常出现这样的句子:
A:“你去没去过长城?”
B:“我不去过。”
所以,指出两者的差异性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2.2“不”和“没(有)”的对比分析
2.2.1主观和客观的区别
具体举以下三组例子:
- A甲:你去不去? 乙:不去。
B甲:你到没到家? 乙:没到。
- A你不看书,怎么能考好呢?
B你没看书,怎么能考好呢?
(3)A我不吃香菜。 B我很久没吃香菜了。
在(1)A中,“去不去”不是客观情况决定的,而是出于主语的主观意愿。而B中“到没到”则是一种客观事实。(2)A中,“不看书”是主语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B中“没看书”则是一种客观事实。(3)中同理。综上所述,使用“不”时,主语的动作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然而,使用否定副词“没(有)”时,表达时更侧重的是一种客观事实。比如(3)A中“我很久没有吃香菜了”,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而没有表达任何主观意愿,看不出“我很久没吃香菜”是什么原因。
2.2.2时体的差异性分析
“不”往往用于否定将来和现在,而“没”则更多的用在对过去的否定中。比如, “我不看电影。”“不看电影”这个动作在说话的时候还没有发生。 “我没看电影。”“没看电影”这个动作已经成为了客观事实。 故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是对动作本身的否定,而“没”是对客观事实的否定。
然而,还有一些特殊的例子,与这一规律不符。例如当句中出现“从前”、“曾经”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副词时,不能使用“没(有)”,但是,还是可以使用“不”。如“我从前不喜欢吃榴莲”,“我曾经不爱看书”。
2.2.3静态和动态的分析
“不”是对事物性质的静态否定,而“没”是对事物的动态否定。比如:“我不幼稚”,“天气不好,不能打球”。“不”是对“幼稚”这个性质状态的否定。“衣服没干,不能穿”这个句子中“没”是对 “干”的否定,蕴含着衣服有不干到干的过程,是对这个动态过程的否定。因此,“没”是对动态的否定。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使用“不”和“没”时,句子动态和静态否定的区别,例如“他没胖”,“他不胖”。
2.2.4几种特殊格式的区别
1、 AXA格式(其中A是形容词,X是否定副词) ,例如:“你心情好不好?”,“你心情好没好?”
第一句是询问当时心情的状态。第二句是询问一段时间后心情的变化。
2、 XAXB格式。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固定用法,如“不快不慢” “没大没小”。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四字词语、成语、俗语等。
2.3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不”和“没(有)”的研究
王建勤(1997)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为语料研究基础,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 “不”和“没(有)”的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了汉语学习者学习“不”和“没(有)”时有三个特征:有序性、阶段性和扩散性,此研究对汉语学习者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白荃(2000)研究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区别,得出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叙述角度的不同:一为主观一为客观,而并不是时间因素。“不”是从主观的角度否定动作,也可以用在否定自然运动和事物性质状态,往往用在现在将来 ,亦可用在过去。然而“没有”是从客观角度否定某种客观的事实,往往用在过去与现在,在假设句中也可用在未来事件。
三.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副词偏误的研究
3.1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是对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考查,进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偏误分析作为一种第二语言分析方法,是在语言学理论中介语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偏误分析”最早由鲁健骥介绍到中国(80年代初),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避免学习者犯一些可以避免的错误。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介绍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是为了了解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二语言教学。
偏误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科德根据中介语的发展过程,将偏误分成三类:1
(1)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学习者处于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极端,出现较多的偏误;
(2)系统偏误:指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正逐渐发现并形成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但还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则,因而出现的规律性的偏误;
(3)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此时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有关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运用,但有时会出现错误,造成偏误。
根据偏误的形式特征,又可以把偏误分为四大类,即遗漏、添加、误代和错序。遗漏指的是该用而没有使用形成的偏误,添加指的是不该用的用了形成的偏误,误代指的是该用甲却误用了乙形成的偏误,错序指的是构成成分出现位置错误而形成的偏误。
3.2泰国留学生汉语否定副词偏误类型及原因
3.2.1偏误类型
泰国留学生在使用“不”、“没(有)”时经常产生混用和误用,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清楚这两个否定副词的具体用法,没有掌握这两个词的不同点。该用“不”的地方选择了“没(有)”,该用“没(有)”的地方选择了“不”,有时还会混用。
“不”是从主观角度否定主语主观的意愿,可以用在过去、现在或将来。“不”往往用在否定将来还没发生的事,如“你下午走吗?——不走”,“看电影去吗?——不去”,“明天我们去游泳吧?——不去”,以上列举的句子都是描述将来还没发生的事。
“没(有)”主要用在否定过去与客观的情况,用在过去及现在,在假设句中亦可指称未来。如“小夏今天中午吃饭了吗?——没吃”,“你昨晚看电影了吗?——没看”,“我以前没发现这个故事这么有意思”,以上例句中的事件都发生于过去,因此应该使用“没有”。然而,在假设语境下,“没(有)”亦可用在指称未来的事件。如“假如我明天考试没考好怎么办?”“假如你明天没有时间来怎么办?”这两句是假设句,要用 “没有”。所以,假设句也可以用“没有”表将来。
“不”与“没(有)”使用的混用情况如下:
一、应该使用“不”之处却使用了“没(有)”
这种偏误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 “不”和“没(有)”的掌握不到位,不了解两者应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他们会犯这些错误,如“这条裙子我不穿过,我认为不适合我”,“这条裙子我没穿过,我认为没有适合我”或者“这条裙子我不穿过,我认为没有适合我”,以上三种偏误经常出现。
二、该用“没(有)”的地方用了“不”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1032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