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之死异说
2024-02-05 16:09:33
论文总字数:6561字
摘 要
: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晁盖是在夜劫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后不治而亡的。然而近期在重温了《水浒传》以及读了前人研究《水浒传》的书籍后,我发现晁盖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杀死晁盖的凶手也是另有其人,这人就是梁山的另外一位好汉——宋江。关键词:晁盖之死;水浒传; 宋江;地位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I always think in Chao Gai Tou City had robbed the night, by Shi Wengongafter he died of a posisoned arrow . Then recently in the review of the "outlaws of the marsh" and read books in previous studies of "outlaws of the marsh" after, I found that Chao Gai"s death is not so simple, and killing Chao Gai"s murderer is another person, this person is the Liangshan another hero, Song Jiang.
Key words: Die of Chao Gai ; Water margin; Song Jiang; Status
《水浒传》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学阶段必读书目之一。俗言道:“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由于考试的缘由,中学阶段我还是读了《水浒传》的原著,也看了电视版的《水浒传》。在血气方刚、不谙世事的中学时代读了这样的一本书,对仗义疏财、义薄云天的梁山好汉满是崇拜之情。而现在细细品读看,梁山好汉的义薄云天有时是不是太“血腥”了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再一次读了水浒,读完之后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水浒传》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了晁盖之死的并非之前所认为的是死于史文恭之手,而是死于宋江之手,或者说宋江是晁盖之死的幕后主谋。
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金圣叹老先生就曾提出过晁盖是死于宋江之手的这一说法,可惜的是当时学者并没有采纳这一观点,金老先生也没有过多的细说。要说晁盖是死于宋江之手,那么就要从梁山的变迁说起。
说到水泊梁山,很少有人知道它有过三位头领。其实《水浒传》中梁山前后一共有过三位头领,经历了两次易位。这两次易位也导致了梁山泊的两次变革。先来看看第一位首领,王伦江湖人称白衣秀士。其实历史上还真有王伦这个人。据宋史记载,当时在山东沂州(今天的山东临沂东南)确有王伦一伙人造反,人数虽然不多,起先只有几十号人,后来也只发展到几百人,但是很有声势。根据欧阳修的记载,王伦“打劫沂、密、海、扬、泗、楚等州,邀呼官吏,公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其王伦仍衣黄衫” [1](P39)。白衣秀士王伦实乃为黄衣秀士,施耐庵为何在水浒传塑造了白衣秀士王伦这么一个形象呢?!黄衫在古代那是一般人能穿的吗?不是皇家或和皇家沾亲带故的人是没有资格穿的,一般人穿是犯了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历史中的王伦虽说本事和实力不大,但却凭手下几百号人公然向朝廷叫板,就凭这点就可以称得上是位好汉。但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把王伦从“黄衣秀士”改为“白衣秀士”,一字之差,两者的胸襟、气魄、格局、眼界,高下立现。我们说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塑造的人物是为了情节的发展或是为了衬托其他人物。作者的这一改变无疑是为了引出晁盖这一干人等。
起初林冲被高太尉陷害雪夜上梁山,若不是小旋风柴进的推荐信,恐怕心胸狭隘的王伦也不会同意林教头入伙,一怕林教头实力在他之上抢了他的头领之位,二来又怕林教头不是真心入伙引来官府里应外合将他们一网打尽。非叫林冲杀个人投名状才能入伙,林教头本身就心地仁慈,倘若不是在山下遇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打个几十回合不分胜负,估计林教头也得背上个滥杀无辜的罪名了。林教头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这口气本身就难以下咽,上梁山之后又受排挤之气。等到晁盖一伙人马上梁山又被王伦拒绝之后,忍无可忍的林冲在智多星吴用的激将下决定火拼王伦,王伦旧将杜迁、宋万与朱贵也降服了。这三人平时肯定是没少受王伦的气。那么王伦死了,问题也就来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山寨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智多星吴用的计谋下和林教头的谦虚下,“德高望重”的带头大哥晁盖终于坐上了梁山头把交椅。
与王伦相比较晁盖自然是更适合做这个头把交椅的。晁盖何许人也?山东省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财主。武功超群,神武过人,平生仗义疏财,为人义薄云天,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但是梁山在晁天王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的带领下有没有壮大呢?!壮大是壮大了,可这时候的梁山更像现在的一个黑社会组织,他们虽然很少打家劫舍,但也是通过吞并一个个比他们小的另外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来壮大。他们过的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按斤称金银的生活。此外,晁盖招收好汉的标准是什么,是兄弟之义。晁盖更注重江湖义气,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晁盖不愿招安。在这一壮大过程中,梁山泊还不断的吸收能人,有的是降服,有的是游说而来,有的则是通过一些计谋,可以说是卑劣的计谋。其实另一方面,他们都是看宋江的面子而上的梁山。而在他们上梁山之前,宋江多少给了他们一些暗示,那就是委身梁山只是暂时之计,梁山日后之路必定是走招安路线的。有了这个允诺再加上山东呼保义的名号,这些好汉“心甘情愿”上了梁山,也成为了宋江的嫡系。这也为宋江坐上头把交椅埋下了伏笔,但宋江这头把交椅坐得可有点曲折,远不是杀一个人那么简单的。
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谈谈晁盖之死,因为只有现任头领死了,宋江才有可能坐上头把交椅,从而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晁盖之死,读《水浒传》原著或者看《水浒传》电视剧的都知道,晁盖是死于一支标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之下。那么晁盖是史文恭杀的吗?我认为不是。单凭一支写有名字的毒箭无法确定凶手就是史文恭,这也有可能是借刀杀人之计。凶手不是史文恭有以下几点论证:首先,史文恭与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同出一师门,可以说在江湖上威望很高,这样的人是很注重自己的名声与地位的,不会使用毒箭这样的下三滥手段。其次,若论单打独斗梁山几乎是没有人能与之匹敌的,五虎将之一的秦明只撑了二十回合就怯力败下阵来了。这样的人物更愿意在战场上正面杀死敌人,以此来挫败对方的士气。再者,如果这箭是史文恭射出的,为何他不多射几支,多杀几个梁山首领以此来削弱梁山的实力。显然这支箭不是史文恭射的。好的,史文恭不是凶手,《水浒传》原文也没有确切的说史文恭是杀害晁盖的凶手。那这支毒箭是谁射的,晁盖又是死于谁之手?那我们就来做一下推测,想让晁盖死的人是谁,曾头市的人肯定想晁盖死,那么曾头市五虎包括曾头市上的每个人都有嫌疑,但若论有这个能力,能一箭精准无误的在黑夜中、乱军中射中晁盖。我想估计也只有曾头五虎有这个实力,但他们为什么要用一支写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杀死晁盖呢,这不是毁了他们师父的“英名”吗?而且曾头市气焰嚣张,这场斗争也本是由曾头市挑起来的,如若这箭是曾头五虎所射,他们完全有理由,把包括林冲、刘唐等一干梁山首领全部拿下,为何只是单单射了这一支箭。由此可见,这支毒箭不是曾头市的,那么又是谁射出来这支箭杀死了晁天王呢,这个人与晁盖有那么大的仇恨吗?或许没有仇恨,只是晁天王的生死涉及到了他的利益。好的,有了这个方向,我再来看看,晁盖死了对谁最有利,毋庸置疑是宋江。晁盖一死,那么以山东呼保义宋江的威望,加上与宋江政治理想契合的好汉,梁山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将领是同意宋江做这个头把交椅的。那我们接着分析,宋江手无缚鸡之力,他如何杀得了晁盖,而且作为梁山泊二当家,目标很大,随便下山属下们肯定知晓的,那么只有派自己的心腹去了。宋江的心腹是谁呢?从文中来看,非花容、吴用与李逵莫属。花容、吴用在宋江坟前自刎随宋哥哥而去,李逵为了宋江可以提两把板斧杀到东京。那么这三个人当中谁最有可能呢?吴用首先可以排除,一来吴用不会武功杀不了晁盖,二来作为一起劫生辰纲的生死兄弟,吴用这个时候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心要与晁天王决裂,也就是等晁天王死了之后,吴用才死心塌地的跟着宋江干的,那么这样一来只剩下李逵与花容二人了。李逵也可以排除,虽说李逵武功不错,但他只是两把板斧厉害,并不精通射术,况且他生性鲁莽,若如事情败露,不是坏了梁山泊团结的大计。所以宋江只能派花容去做这个非常的任务,一是花容做事稳重,二是他射术高超,不用暴露身份,还可以借机嫁祸给史文恭,使用毒箭是确保晁盖必死无疑。如此分析,晁盖之死还真是曲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宋江以为一切都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着,自己很快便也可以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但万万没有想到,晁盖在临死之前当着众兄弟的面留下了“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样的一个遗言。这不是难为了宋江吗,明摆着不让宋江做梁山泊主嘛。宋江是无论如何也是抓不住史文恭,如果把杀死晁盖的真凶花容供出去那不是毁了自己呼保义的名号嘛。所以,晁盖死后宋江哭得是如丧考妣,就像是刘备的哭一样——假仁假义。其实,晁盖的遗言也是颇有深意。让我们来看看此刻梁山上谁有能力捉住史文恭,宋江、吴用之流肯定不行;秦明,花荣也不行,其他人就更不行,唯独有一人可以,那就是前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林冲在《水浒传》整本书中单挑未尝败绩,即便是和关胜交战也只是平手而已。而且晁盖把头把交椅之位让给林冲也是有道理,因为林冲也是反对招安,他和高太尉已经势不两立,不可能赞成招安的。而且晁盖的山寨之主怎么得来的,是林冲火并王伦后让给晁盖的,晁盖死后再这头把交椅让给林冲于情于理也是应该的,而且林冲原本就是自己派系的人,也不赞成招安,两人又都喜欢结交兄弟,都讲究兄弟之义,比如说林教头的生死兄弟——花和尚鲁智深。而在晁盖死之后,林冲便是晁盖派系之首。但又怕后上山的兄弟以及宋江嫡系不服,晁盖便立下这条遗嘱,使林冲坐上这头把交椅顺理成章。只是,晁盖忽略了林冲的性格,林冲不适合做头领,至少不适合做梁山的总头领。宋江,吴用是聪明人,他们明白晁盖的用意,林冲或许也明白,但林教头不愿破坏梁山的大计。最重要的细节是,晁盖死后,第一个拥立宋江的就是林冲,意思很明显,就是“公明哥哥做梁山之主,我林冲无大才大量,不与哥哥争,不可坏了咱兄弟们的意气”。 但如果林教头真的杀了史文恭,凭借林冲梁山元老的地位和晁盖遗言的作用,不让林冲做这水泊之主,那恐怕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林冲虽然能杀史文恭,但宋江、吴用、花荣等人是万万不会让林冲杀了史文恭的,因为不能让他做寨主,如果林冲杀了史文恭,那么宋江、吴用与花荣等人的计策不是落空了吗?!史文恭不能死在林中手上,也最好不能死在梁山好汉的手上,否则按照遗嘱办事,宋江很难当上水泊之主。那就只能找外人来做这件大事了,于是在晁盖死后一年左右,宋江与吴用终于物色好了杀死史文恭的人选——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为何要选卢俊义来完成这一非常之事呢。一来,卢俊义“枪棒天下第一”,在《水浒传》整本书中属于难逢对手类型的,自然能杀了史文恭。二来,卢俊义乃大名府富户,如若能把他逼迫或骗得上梁山,那么卢俊义将来必定是要走诏安路线的,即使不愿招安当官,也绝不会原意在梁山泊上寻求一世安身,肯定会另谋它路。这样一来与宋江等人的政治路线大体一致。卢俊义日后上了梁山也定可以为宋江诏安大计添砖添瓦。这样一想,宋江还多了一个左膀右臂。第三,即使卢俊义活捉史文恭,但卢俊义刚上梁山没有形成势力,号召力不够,加上晁盖的遗言被搁置一年之久,卢俊义坐上梁山之主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如此一来这山寨之主的位置还是属于宋江。卢俊义擒杀史文恭一战也是宋江、吴用的计谋,美其名曰是为卢俊义刚上梁山寻求立功的机会,实则为的是不让梁山的其他好汉坏了自己预先的计划,只有史文恭死在卢俊义的手中,宋江坐上山寨之主的几率才是最大的。《水浒传》原书第六十七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全文不见林冲的影子,关胜(此时关胜已上梁山)也被派去攻打前来解救曾头市的青州援兵,必是怕两军对阵,林冲亦或是关胜“一不小心”捉住史文恭,而坏了自己的计谋。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后,按照晁天王遗言,寨主当然是卢俊义,但苦于卢俊义在梁山上没有势力,且难以服众,何不顺水推舟将寨主之位让给宋江,做个第二把交椅,日后招安也可以封个高官做做,以求再次衣锦还乡。其他好汉尤其是宋江之前允诺过的肯定也会这样想:毕竟卢俊义刚上梁山对他不甚熟悉,与其让卢俊义坐这头把交椅,倒不如让宋江坐。晁天王的遗言也早已被抛掷脑后。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宋江还是先稳住自己阵脚,赚得卢俊义上山抓住史文恭再说,等到时候再凭借自己平日里在兄弟们中树立的仁义与威望来服众以此来达到坐上头把交椅的目的。于是,宋江立马派自己的另外两位心腹吴用和李逵赚了玉麒麟卢俊义上山,事情也照着宋江预谋的一样发展,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在履行晁盖的遗言上,卢俊义这个外来户是无法与宋江相匹敌的,宋江在众兄弟的拥护下得以坐上头把交椅的位置。坐上头把交椅之位后,宋江迫不及待的将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梁山也打着“替天行道,只反昏官,不反皇帝的口号”,继续做着自己攻打州县来壮大自己的“勾当”。宋江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综上所论,我认为:晁盖并不是死于史文恭之手,而是死于梁山的权力斗争,死于政治路线的不同,这背后的推手无疑是宋江。其实宋江一直不肯加入梁山,从一开始私放晁盖,事情败露怒杀阎婆惜被流放江州,一路上宋江也没有加入梁山的意思。若不是在江州喝酒写反诗以至招了杀头的罪名,晁盖亲率梁山好汉来劫法场,宋江还是不会上梁山。因为宋江仍然对腐朽、黑暗的朝廷抱有一丝希望,仍然相信有朝一日会得到朝廷的重用、皇帝的赏识。而一旦加入梁山,宋江自认为“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以及自己的“凌云志”也只有走招安这一路线才能施展与实现了。可宋江深知晁盖的为人,晁盖深谙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他上梁山为的只是图一世快乐,与自己的政治理想完全向北,于是宋江在上了梁山之后,通过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打青州等一系列军事活动来拉拢自己的嫡系和确立以及巩固自己在梁山上的第二把交椅的位置,这些举动也最终让晁盖坐立不安,虽说不在乎这头把交椅的位置,但两人政治理念不同,晁盖不能眼睁睁看自己的一帮兄弟,自己经营的梁山被宋江带上“不归之路”。于是晁盖开始行动了,而不是每次在山上坐等宋江凯旋,任凭其一步步壮大。但是现实是后期上山的好汉,多是凭宋江呼保义的名声,以及宋江允诺会走招安路线才上的梁山,上梁山的目的也是为了日后接受招安、效力朝廷。这些好汉都不愿意为晁天王卖命,甚至是自己的生死兄弟智多星吴用这时也倒向了宋江,因为一个教书先生跟着一帮整天只知道吃喝的、讲义气的兄弟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跟着宋江接受招安,才能走上仕途经济之路。
攻打曾头市的一役,可以说是晁盖的义气用事,但却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再让我们来看看晁盖都带了哪些人手前去攻打曾头市的?!晁盖兵发曾头市之时,梁山这时已有大小头领八十八人。晁盖下山之时却只点将二十位,出兵五千。其实并不是晁盖骄傲自大,也并不是他不带军师(此时吴用已经倒向了宋江),而是确实没有人原意前往,只有带了自己劫生辰纲的一帮兄弟前往,阮氏三雄乃水军却也被晁天王带去攻打曾头市,就连武功不入流后期被宋江委派掌管什物的白日鼠白胜也带去了。此时此刻,晁盖更多的是无耐,所以他不听宋江等人的劝告便前往,因为晁盖深知再不行动,自己最后肯定会被架空。宋江一看劝说不了,便伙同吴用、花容计划了上文借刀杀人这一计。
时隔几年再来品阅水浒却读出了另外的一番味道,我想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 周必大: 《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八 北京图书馆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5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