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传统文化下一个长子长孙的守望——论《四世同堂》中的瑞宣形象

 2024-02-05 18:06:42  

论文总字数:6804字

摘 要

祁瑞宣作为《四世同堂》中的长子长孙,他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期,新思想与旧文化一直在他的心头盘绕,使他处于于种种夹缝之中难以自拔,卑柔软弱是他基本的性格特征,文章主要将瑞宣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对他内心的守望进行解读与分析。

关键字:老舍;《四世同堂》;祁瑞宣;长子;传统文化

摘 要:长子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产生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的是“孝”,一个家庭中的所有人都得按部就班,都有其道德角色。在这其中长子扮演着先天赋予的继承人的角色,肩负着延续香火、光光耀门楣的职责。祁瑞宣在《四世同堂》中就扮演长子长孙的角色,他处于新旧交替时期,出于种种夹缝之中难以自拔,卑柔软弱是他基本的性格特征,本文主要将瑞宣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对他没心的守望进行解读与分析。了解瑞宣这一形象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Abstract: 祁瑞宣作为《四世同堂》长子长孙,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新思想与旧文化一直纠缠着他,使他处于于种种夹缝之中难以自拔,卑柔软弱是他基本的性格特征,文章主要将瑞宣放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对他内心的守望进行解读与分析。

Qi Ruixuan as Sishitongtang the eldest s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new idea and the old culture pursued him, put him in from every crevice is difficult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so soft weakness is his basic character, this article will resound in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his heart watch.

Key words: Lao She;Sishitongtang;Qi Ruixuan; the eldest son;traditional culture;

关键字:《四世同堂》、老舍、祁瑞宣、传统文化、长子、守望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毋庸置疑,它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每一位国民,而在这其中,长子便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所以几乎每一部作品中都会出现长子这一文学形象。尤其是《四世同堂》的瑞宣,更将长子那种卑柔软弱,屈从忍耐的性格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可在庞大的研究队伍中,人们对大家庭中的“逆子”形象有着较多的关注。而对于身负传统文化的长子形象却缺少阐述与分析。处于新旧思想不断交替的时代,旧文化在保全自己,新的思想在不顾一切的疯长。长子回望过去的同时,又瞭望着未来。文章结合具体的文本,认为长子瑞宣这一形象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他在新旧思想之间来回摆动,像极了一只渴望翱翔于蓝天白云间的风筝,却始终无法挣脱传统文化这根线。但瑞宣却有着他的守望,是个孤独的守望者。

一 传统文化阴影下的长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饱含孝的文化,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一个基于孝道的社会,因而孝是使中华文明有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1](p43)长子产生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的是“孝”,家庭各成员按部就班,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扮演的道德角色。在这其中长子扮演着的是继承人这样一种先天赋予的角色,身负着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职责与使命。而维持家族延续和发展的思想,已经在长子的心中扎下了根。这就表现为长子的逆来顺受与委曲求全。传统文化下的长子是善于自我牺牲的,当个人的追求遇上了家庭的需要和长辈的旧思想,长子们往往会选择牺牲自己的所有。长期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传统文化赋予长子们的文化品格,使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扮演者长子的角色。[9](p54)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老舍笔下的祁瑞宣努力尽到一个长子长孙的义务,祁瑞宣曾为自己的偷生这样说一个手指头怎能拨得动几千年的文化呢?[2](p30)他想偷生却最终苟活、不惶恐却终整日难安, 究其原因要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去弄个明白。

瑞宣是旧文化传统的承继者,又是新文化的学习者。这就使他的思想和他的行动有着重重难以解开的矛盾,所以无论做任何事他都感到步履维艰。而作为四世同堂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符号家庭中的长孙,他实在是背负了太多太多,因而他只能鼓励三弟去为国尽忠,自己在家中来尽孝道。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尽力去维护他那传统文化下的四世同堂。而处于新旧文化之下,作为长子的祁瑞宣又无法不接触到新的文化,新的思潮,新的思想。他是如此地渴望自由,渴望人格解放,但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负使得他无法摆脱以往千年的羁绊,只能在新思想与旧文化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因而,他活得更加沉重、痛苦,也更孤独。

二 无奈的坚守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在传统中国,家是根本,血缘是传统文化中最最基本的中坚环节。四书《孟子》中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1](p90)这短短八个字就囊括了中国人的一切行为准则。正如《论语·学而》中说的那样:“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一个家庭的长子,因受传统文化的支配,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承担家庭的责任。家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也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生活趣味。[2](33) 瑞宣是祁家四世同堂的长子长孙,在外敌入侵,国难当头之时,若没有四世同堂的牵绊,他完全可以成为冲锋陷阵的,甚至是载入史册的救国英雄。将他的一腔热血洒在伟大的时代中。但作为长子长孙的他,在守家与守国难以两全的情况下,他最终痛苦地选择了承担家庭责任,他心里想在另一方面,一家有老有小,就平时来说都离不开他,现在就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显然不能。[3](p30)家原本是一个温暖的所在,却成了搁浅瑞宣理想的刽子手。

因而老舍笔下的祁瑞宣是有点女性化的,行动方面他考虑的也是是否能得到大家的满意。他宁愿牺牲掉自己。感到长辈的脸色由郁闷渐渐的快乐高兴了起来,他又感到一点骄傲。他无法摆脱封建传统的陈规旧俗,去追逐属于自己的理想,他时常觉得自己是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是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却又是一个无用之人,只能向命运乖乖低头。[3]瑞宣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知识分子,可现实让他不得不按照封建伦理规范来处事做人,这让他苦闷不已。他痛恨日本侵略者,明白抗战一定会改变现状,民族重新获得解放。但祁瑞宣却眼睁睁看着血气方刚的青年变成亡国奴,他感到无比痛心。但自己在亡城里,无奈地留在老人身边陪笑度日。在家对瑞丰夫妇,他宁愿忍让二分,以求得四世同堂的安宁。在外他一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祁瑞宣的内心是希望能够直起腰板来承担时代所赋予他的责任的,但四世同堂的家却只能让他苟且偷生,这让他苦闷不已。他还一度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政府,而结果只是徒增了他的苦闷。瑞宣处于夹缝中,陷入种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他这种卑柔软弱的性格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自小所受的教育和文化传统束缚了祁瑞宣,让他习惯了顺从和忍耐,长辈们的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就可以改变他的命运,扑灭他的一腔热血。

祁瑞宣的思想到底还是深刻的,作为一名有理想抱负的人民教师,他靠着本事吃饭而不谄媚奉承任何人,作为长子长孙,他为四世同堂的温饱与和谐用心良苦。而这一切都是在守护祁瑞宣心中那永恒的价值——家。四世同堂是他无法摆脱的枷锁,是他永远的牵绊。老舍并没有让祁瑞宣成为六亲不认的“高大全”式的伟人,没有让他在日本军攻打北平时毫无顾虑地甩手一走, 而是把他置身于更加尖锐且更加复杂的情境中,让他充分考虑到自己应该承担的对于家庭的责任,从而使他选择了不去救国,只求养家的道路。

日本侵略者肆意地挥动着铁蹄,为了生存, 有些人是违背意愿地去作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瑞宣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把浓浓的爱国之情,升华成守住自己的民族气节。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情境之下, 祁瑞宣都守住了民族气节。如果说瑞宣矛盾痛苦的来源是因为他报国与养家无法两全,那么至少可贵的民族自尊与民族操守在瑞宣的身上总是闪耀着光芒。[6]因为窦神父对中国的的侮辱,瑞宣毫不犹豫的辞去了教堂的工作,因为他不能忍受任何人轻视自己的祖国。他坚持信念绝不为日本人手下讨饭吃,只因为他不能让自己有一点误会的痕迹,他要保持清白。他更是拒绝了瑞丰替他运动校长的职位,甚至当英国大使馆被封,自己面临着失业,面临着生活没有着落,面临着全家几乎饿死的情况下,瑞宣也没有在日本人和汉奸的手下讨要一口饭。他义正言辞地说:“实在没办法,教我去卖落花生,我也甘心,我可就是不能给日本人作事。”[2](p345)这就是他的信念。在一座将死的城池里,胸怀这种信念——既要生存下去,又要做到守节,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报国与守家的问题上,瑞宣无可奈何地选择了守家,但在气节问题上,他便不再考虑,不能因为要做一个孝子贤孙就向敌人低头臣服,祁瑞宣是宁可丢了自己的脑袋,也不愿意丢掉膝盖的。所以,当他被捕时,也就不再顾虑很多。哪怕面对的是死亡也不能让他高贵的头颅低下一丝一毫。他觉得这是罪有应得,因为他觉得没能奔赴抗战一线,只是窝窝囊囊的守着四世同堂就是一种的偷生。

但是,他的理想和现实总是相矛盾的,他还是没有办法放弃对于家庭的责任。家把他拴在了北平。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决心要活出一个中国人的本色。于是他把问题向老人说明白,希求能够得到谅解,在生活上忍受一点委屈。为了生活, 也为了自己的计划能够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于是他选择了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避开日本人而且又能守住自己的清白的地方——英国大使馆。可是好景不长,不久瑞宣入了监狱,这对瑞宣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考验他的信念与决心,老舍笔下的瑞宣在狱中有着一系列丰富的思想活动,他的性格特点就在更坚实的基础上慢慢凸显。于是他决心要向意志坚定的钱老人学一学,用坚定的信念来充实自己。最后英国大使馆被查封, 瑞宣终于失业, 摆在他面前的路要么是向敌人屈服, 把几年来所坚守的气节抛到九霄云外, 在日本人的手下讨一口饭吃,苟且偷生。要么是为了民族节操,宁死不屈。从瑞宣的性格来说,宁肯饿死,也不会走第一条路。建立在这样的性格基础上,他无论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清白,就变得是合情合理的了。

勇敢的瞭望

家是最无情的镣铐紧紧地拴住了祁瑞宣。逃出北平的念头从未在他的脑海里消失。他希望街上出现什么让人心惊的改变,从而咬牙一走,怀着一腔报国之情赴身国难。[10](p32)可是他最终没有狠下心,没有抛下亲人的羁绊。这使得瑞宣无比苦恼,他一想到自己将要作为一个亡国奴就感到无比屈辱,脑子里有无数想法在盘旋,在斗争。可是他决定不了任何一件事情。因而他说自己是只会思考的动物。瑞宣明白他要是离开家庭就不仅仅是要斩断与亲人之间的联系, 他还要考虑到一家人的温饱。传统文化赋予长子的忍辱负重与责任意识决定了他不能为求得自己心安而把家庭的重担推卸给其他人。

于是瑞宣就利用三尺讲台宣传抗敌救国、组织安排学生上街去游行,支持弟弟瑞全和其他人参加抗日,为了着他愿用极少的工资去侍奉别人的母亲。这些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行动能让自己心安,但他自己却冲不出家庭的牢笼。因为他是四世同堂中的长子。“而长子的人生目标就是能够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可敬可亲的兄长、一个标准的丈夫、一个慈爱的父亲。”[5](98)敌人杀死了他的父亲,杀死了他的弟弟,他也无原无故地被捕,这样的屈辱激起了他强烈的亡国之恨,却不能让他不顾一切地踏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作亡国奴的耻辱与孝子的责任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可是瑞宣以极大的忍耐力,在精神的炼狱中煎熬。瑞宣在劝说二弟离开北平的时候说:

“不要以为我赶你走,我是要把弟弟们放出去,而独自抚养祖父与父母。这个责任与困苦并不小,有朝一日被屠杀或被饿死,我陪待着老人们一块儿死。我有两个弟弟在外面抗日, 死我也可以瞑目了。”[2](p430)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留在家里不是为了自己苟且偷生, 而是要承受着更大的折磨。其实对于瑞宣这样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人来说, 离开家庭, 摆脱作为一个亡国奴的屈辱,才会让他得到正真的解脱。而留在北平, 忍受这亡国的屈辱,冒着被屠杀、被逮捕或被冻死饿死的危险,去承担家庭的重担,确是更加不容易的。

因而瑞宣守家是让人信服的。使得瑞宣在作品中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活人的灵魂, 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典型。在国难之中的痛苦体味得就更深。体味得越深刻,越感到奔赴国难,参加抗战的责任与必要。抗战是为了保护千千万万个他这样的家庭, 但是他一旦离开了家, 就首先会让自己的家庭毁灭。所以他是一只屏风中的鸟儿,但却努力发出一声呐喊,望他人奔赴国难。

身处民族危亡之际,“他作为一名正直、善良、爱国的知识分子,既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也有奔赴国难的渴望。”[4](p3)祁瑞宣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胜利上, 希望其尽快得胜归来,从而解脱自己的屈辱和苦闷。此时,他的思想和行动还只是受内心的爱国热情和自尊的支配,可南京城的,彻底浇熄了他的希望之火。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可能离开家了,而亡国奴的生活一时之间又不可能结束。但是几年来的事实让他看清了不反抗结果大家都得死,心底已萌生了反抗的要求加之老三瑞全的推动, 三者归一。在沦陷的城里,任何企图不以反抗的手段而消极地保持自己的节操的行为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在敌人的铁蹄之下,任何幻想以苟且偷生来保全家庭和自己都是不可能的。而只有参加抗日的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从而走向团结和斗争的道路。瑞宣这一形象所表现出民族气节,对于我们还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瑞宣最终有了令人欣喜的微弱的战斗行动了。我们从祁瑞宣身上闻到了时代的气息。在责任和使命的潜在压力下下,他放弃了赴国难;在悲哀的北平,他毅然选择了让生者离开,在瑞全的出走中,他那坚决的态度更让读者为之动容,做出了与觉新相类似的事情,在钱先生惊醒后,他更是无私的去关爱、照顾这位伟大的文人。他默默做着这些让自己打心眼里觉得顺心、觉得该做的事,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可以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在抗争中,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黑暗的城池里完成了传统的家庭责任,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赴难的努力。[7](p18)

四 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人格力量的源泉, 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祁瑞宣, 从他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复兴的希望。老舍对民族人格力量的研究是深入到骨髓的。他知道民族复兴是依靠原始力量的, 寄托于每一个有志青年身上。这些质朴纯洁、坚强勇敢而又不失伟大的社会底层劳动者, 是中国人的顶梁柱。一个民族从无奈的坚守中守护和平到勇敢的维护和平, 那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必然是传统文化的原始力量造成的。

近百年以来,长子形象在艺术上并非无可挑剔,但却极富魅力的存在着,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而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长子,他们既要用生命之火去点燃星星之火,希冀成为燎原之势,为后人照亮前进的道路,但脆弱的肩膀又要担负起沉重的担子。实属不易。

《四世同堂》让我们有诸多的感慨,可是在同情怜悯的同时,我们却没有丧失去斗争的勇气,反而是有了和这些消极因素相对抗的决心。这是因为作品中蕴含了老舍的悲愤,寄托了某种反抗情绪。对《四世同堂》中作为长子长孙的祁瑞宣,我们感动于他的自我牺牲精神。一个有志青年为了家不得不努力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给我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瑞宣经过内心无数次的挣扎,最终还是发生了让人感到欣慰的决定性改变。但是,这种转变我们不得不承认它是缓慢、微弱的。他经历了太多太多,被捕、坐牢、父亲惨死、钱老人的遭遇、瑞丰的自甘堕落等,他终于和传统文化的阴影正式告别了,尤其在三弟瑞全的精神感召下,他重新走上了自己的岗位,向有志青年交出了一颗赤子之心,并实践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6804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