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学教育类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使用偏误情况考察

 2024-02-06 10:27:53  

论文总字数:8200字

摘 要

在现代汉语虚词中,介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介词这一词类在维吾尔语中是不存在的,这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出现了语法空缺,从而产生了较多的偏误,本文通过对部分维吾尔族学生的调查对几类介词偏误情况做出了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发现了几个出现偏误较高的介词,并对此做出了分析。这些偏误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母语的影响,应当通过对介词的透彻理解,从而摆脱潜意识中所受母语的影响,更好地进行介词学习。

关键词:介词,维吾尔语,维吾尔族学生,偏误分析

Abstract:In the modern Chinese function words, prepositions is a very important category, and in the uygur language there is no prepositions such word, the minority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is a grammar, to produce more error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part of the Uighur students has made the analysis of several types of preposition errors, through concrete examples found several prepositions in high bias, and make analysis on the issue. These errors produced mainl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should through th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position, so as to get rid of the subconsciou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better to study prepositions.

Key words:Preposition,Uighur,Uighur Students,Error analysis

一、前言

介词是现代汉语虚词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在维吾尔语中却没有介词这一词类,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语法“空缺”,导致了他们没有使用介词的意识。对于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介词是他们的一大难点。本文在语言调查的基础上,从维吾尔族流传的故事书中提取大量的例子,与学习汉语时相关书籍中的例子进行比较,对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使用情况作出具体考察分析。

二、文献综述

1898年马建中的《马氏文通》中提出:“凡虚字以连实字相关之意者,曰介字。”[1]p22“介字云者,尤为实字之介绍耳。”[1]p246也因此确定了汉语介词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开启了汉语介词研究的先河。在此之后,章士钊(1907),刘复(1920)等人以古代汉语文言文为研究对象,对汉语介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提出了相关论述。例如吕叔湘(1942·1944)把“之,的,与,把,被”等归纳在“关系词”中,赵元任(1979)将介词称之为“前置外动词”。

国内介词研究在“文革”前后时期都没有什么较大的起伏,20 世纪80年代以后,介词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介词描写方面,《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尤为突出。一些常用的介词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像“把”字句,“被 ”字句等等都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崔希亮(1995),金立鑫(1997),杨素英(1998),吕文华(1994)等都对“把”“被”等句式做了深入的研究

前人在汉语介词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但是对介词教学法没有过多的研究,汉语介词研究的文章或者著作,大多数是以本族人的理解,所以不能更好的解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介词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本文尝试对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习得偏误情况进行分析。

三、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偏误分析

3.1汉语介词使用情况调查

汉语介词的绝对数量是有限的,可是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又尤为重要。在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当中,等级词汇中所出现的介词有“把、被、按、按照、比、朝、除、从、打、当、关于、给、同、往、为、为了、由于、在、照”等,一共40个。在新疆,维吾尔族学生从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上述所提到的介词在教科书中都会出现,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介词学习一直是很困难的。为了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学生介词使用的情况,我们选取了新疆大学2011、2012级和2013级的2500多名学生做为调查对象,这当中主要是维吾尔族学生,也有少部分哈萨克族等。这些学生的母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我们收集了这些学生一年中的所有作业以及试卷,主要调查了汉语常用的单音节介词,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表示关联对象)“对”“和”“向”

(2)(表示时间处所)“从”“在”“到”

(3)(表示受事,施事)“把”“被”

(4)(表示目的)“为了”“为”

(5)(表示方法 工具)“用”

(6)(表示比较)“比”

我们得到这些介词的用例2579个,各个介词使用次数和偏误率如下表所示。

表1 介词使用偏误率调查

介词

使用次数

偏误例数

偏误率

732

421

58%

703

394

56%

235

110

47%

221

153

69%

196

172

88%

174

143

82%

82

26

32%

77

41

53%

46

19

41%

为了

44

7

16%

37

6

16%

32

10

31%

合计

2579

1502

58%

平均数

49%

从上表我们得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使用偏误率的大体顺序。

介词使用偏误率大体顺序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反映出这些学习者学习介词的特点,也符合了学生实际使用情况。从表中不难发现,他们不习惯去使用这些介词,并且他们能够使用的介词也不多,使用“被”“比”“把”“在”的比较多。下面我们就对其使用较多的介词进行具体的分析。

3.2介词“被”的偏误分析

“被”的本义是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也可以表示为 盖,遮覆,到后来又引申出新的用法表示遭受,现代汉语中“被”已经成为了一个句法标记,属于特殊句式。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被”在各类介词中出现的偏误最多,证实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介词的困难。

3.2.1介词“被”误用

1.他们用的天然气国家供应。

2.所有的事都老师来解决。

3.这次的婚礼是单位举行的。

4.自从上学后我的时间就我自己控制。

5.买买提山上掉下来了。

6.我把作文网上抄下来了。

7.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

在许多句子当中,学生用“被”来代替了其他的介词,从而造成了偏误。分析上述的例子1~4句,混淆了介词“被”和“由”,“被”字句语义重点是受事,强调受事者发生的情况,而“由”字句的语义重点是施事,所以1~4句就要改为“他们用的天然气由国家供应”“所有的事都由老师来解决”“这次的婚礼是由单位举行的”“自从上学后我的时间就由我自己控制”,5、6句应该使用介词“从”,学生却误用了“被”,应当改为“买买提从山上掉下来了”“我把作文从网上抄下来了”。第7句搞混了“被”和“对”,“对……满意”是固定搭配。

3.2.2“被”与“把”共现

1.我的水果谁拿了?

2.我以为东西你拿走了。

3.新买的东西我放在家里了。

4.就这样我的书他拿走了。

“被”字句中有时会有“把”和“被”同时出现,比如说“他想去抢手机,却被我立刻把手机扔掉”。可是上面的例子都不属于这种情况,这说明维吾尔族学生没有搞清楚“把”与“被”的实际语义和所对应的使用规则,所以在句中既使用了“把”又使用了“被”,违背了所对应的句法规则,形成了偏误,应保留其中之一。上述例子应该改为:

1.我的水果被谁拿了?

2.我以为东西被你拿走了。

3.新买的东西被我放在家里了。

4.我的书就这样被他拿走了。

3.2.3动词之前附加成分的位置不当

1.这个方案领导们没有采用。

2.这件事情老师不会知道。

3.我爸爸又骂了。

4.跳皮筋时我皮筋差点儿绊倒。

在一般情况下,当“被”字句同时和否定副词以及表示时间的附加语同时出现的时候,这些附加成分应该放在“被”的前面,可是在上述例子中,这些少数名族学生却将这些附加语放在了“被”的后面,而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习惯,阿尔泰语系语言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所以受到母语的影响,却违背了汉语“被”字句的语法规则。对“被”字句使用的不了解也造成了这些偏误的产生。上述例子可以改为:

1.这个方案没有被领导们采用。

2.这件事情不会被老师知道。

3.我又被爸爸骂了。

4.跳皮筋时我差点儿被皮筋绊倒。

3.3介词“比”的偏误分析

在人类心理认知中比较是非常重要的,本族人或者是外族使用的都都很多。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把比较句定为“几种特殊句型”的一种,并且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许多学者都对“比”字句进行了研究,大多数认为“比”字句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在一个相同事物上比较他们的不同程度。“比”字句是用来表达比较的,既有比较又有差异才用“比”字句。吕叔湘教授就提出过:“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2]p35相同点和不同点相结合才能构成基本的“比”字句。

3.3.1“比”字句在否定形式上的偏误

调查中发现,维吾尔族学生会出现以下偏误例句:

1.姐姐妹妹不漂亮。

2.阿里木跑步我不快。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820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