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日语 > 正文

美术中的日本“尚白”与中国“留白”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3 22:33:42  

文献综述

国内参考文献概述:

国内对于“留白”的研究更加专注于对于“留白”概念的渊源进行探索研究,中国画在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中孕育出“留白”现象。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白琨 发表的《浅谈中国画的留白及其渊源》,他从中国古文化入手,从视觉,情感方面用实质和虚无角度分析“留白”的来源,最后上升至美学渊源的探求,同时反复点出了“虚实”文化和道家学说在“留白”现象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助力作用。

此外还特殊地点明了“留白”中凝练的中国文化对于万事万物精神的赋予过程和中国文化的神韵所在。李建军在《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2010)发表的论文中从“留白”两字切入进行研究,从概念和历史渊源发散并分析出留白是符合自然且合理的存在这一观点,并从技法和表现形式探求其中蕴含的艺术规律。作者作为美学学科研究者,论文中多以美术专业视角进行分析探究,通篇也运用了大量实例,通过对于数十幅画作的赏析切实的从光影、浓淡、晕染的角度评价画作中“留白”的形式感与美感。

与之相似的是肖霄发表的《空纳万境——试论“留白”与中国画》(2010)一文 。但此论文相较于其他学科知识,对于“留白”的审美价值更多运用了哲学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释,不同于大多数其他文章而言,此论文切入主题时的视点是“留白”在当下时代的发展,故研究的推进并非从“留白”的渊源谈起而是论述了“留白”在中国化体系中的审美内涵,解释了“留白”在“空纳万境”这一审美要求上所展现的表现力。

也说明了正是这种表现力的存在让“留白”这一概念从山水画延伸出来。

上述两篇中的作者也在研究“留白”的时候强调着自身作为时代工作者的特点,即从“留白”等艺术的传承与革新。他们也基本在文末表达了如何将传统艺术在当下时代进行传播和运用的思考,提升了文章的现实意义。相较于之前几篇而言视点更加卡阔,张华的《中国传统绘画与视觉》不单单着眼于“留白”这一种美术现象,而是通过画作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及其中蕴含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常识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留白”在画作中即是通过对于光和影,线条与明暗的运用来展现的,所以作者提出视觉的三维效果以及信息处理让“留白”这种强调线条和明暗对比的中国画创作手法在处理画作时可以直观的表达强烈的情感气息。因此,此视点下也独特地将“留白”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添加上了必然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