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文学教育类 > 日语 > 正文

『中国旅行記』から見た芥川龍之介の中国観开题报告

 2021-12-15 21:07: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芥川龙之介作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曾于1921年3月至7月,以大阪每日新闻社特派员的身份,到中国来旅行。这是他首次访问中国,也是他唯一一次海外旅行。在这次历经百余天的旅行中,芥川龙之介游历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很多城市,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北京、天津等地。回国后,芥川龙之介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先后连载了《上海游记》和《江南游记》,并于1925年11月连同后来创作的《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一起,出版了单行本的《中国游记》。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一直被作为大正时期文人眼中中国形象的代表,而备受瞩目。一方面,本稿就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旅行及其《中国游记》为论述对象,以文本研究为中心,探讨这一倍受争议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芥川(1892-1927)正好生活于甲午中日战争至九一八事变之间这一中日关系史上的剧变期,通过研究试图了解以芥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识。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中国游记》研究已经非常多了,但大多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等与芥川相关的中国社会的变迁的背景下的研究,通过芥川龙之介这唯一一次海外旅行——中国游行的背景和足迹,在此基础上引发出芥川龙之介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并且蔑视中国近代现实的矛盾的中国认识。

在中国的学术界,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个是以巴金为代表的学者的观点,他们对芥川以及《中国游记》持不满的态度。另一个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的态度。他们认为芥川是热爱中国的,同时也对中国人遭受的苦难表示同情。在日本国内,日本研究人员对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中国认识进行的全面的研究,也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次中国之行使他的身心开始衰竭,可能导致了他在1927年自杀。另一种观点认为芥川在中国的三个月主要报道了中国的自然风景以及各地名胜,对中国的政治以及社会没有涉及到。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芥川龙之介是与中国有着深远渊源的大正时代的小说家。他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的短篇小说。不言而喻他的创作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中国游记》是芥川访问中国之后所写的纪行文。这个游记对中国的名胜古迹、文化、中国人的生活以及旅途中的见闻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这次海外旅行给芥川龙之介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中国,与他憧憬的中国发生强烈的冲突。芥川将这种矛盾以及对中国社会的不满通过《中国游记》表现出来。这是芥川龙之介访初次问中国,同时也是唯一一次的海外之行,对这次中国之行充满期待。芥川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游览了中国的上海、杭州、苏州、扬州、南京、北京等地,回国后分别写了上海游记、江南游记、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共同构成了《中国游记》。他将近代中国的现状和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在《中国游记》里都进行了记录。可以说芥川的这本《中国游记》是当代中国人了解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的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这次中国之行使芥川的中国观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他的中国观从对中国文化的憧憬到失落无奈,随着中国旅行的深入,其观点从最初讽刺逐渐变为冷静理智,其视角也最终趋于客观公正。

本论文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为中心,通过阅读与《中国游记》有关的论文与书籍,来具体分析以芥川为代表的日本知识人的中国观。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实施方案:

四年级上学期借学年论文撰写之机,研读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研究用例,建立用例目录。

(2)进度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芥川龍之介.『支那游記』.(電子書籍は近日刊行予定)

[2] 芥川龙之介(日)著陈生保 张青平译 .『中国游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11

[3] 高洁.“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2007.07.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