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文学教育类 > 英语 > 正文

论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以杨宪益译本《呐喊》为例开题报告

 2021-12-13 20:53: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多种理论和原则的影响。而“目的论”是众多原则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关于“目的论”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影响,长期以来是翻译界的一大话题。本论文通过学习“目的论”的几大基本原则,结合杨宪益的译本,阐述与分析“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帮助人们理解并应用该理论。

研究意义:本论文认为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可以忽视译文的交际功能,以及所能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译入语读者的感受,这些都是在“目的论”指导下的文学翻译所必须考虑的核心内容。通过本文的分析,以此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目的论”的本质与指导作用,更好地进行文学翻译活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的论”的主体部分最早由德国著名的翻译学家维密尔总结得出,主体由三个基本原则构成,分别为目的原则、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诺德在探索功能派理论的过程中,发现“目的论”对翻译活动指导作用中的一些不足。基于此,诺德提出了“目的论”的一个重要原则——忠城原则,这是“目的论”对翻译实践指导作用的一个完善,特别对文学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重大。随着翻译活动的增加,国内对于“目的论”的认识与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尤以1999年以后出现大规模的学术研究。可以说,“目的论”给我国的翻译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目的论”对于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不可忽视,与“对等”理念不同,其更加注重交际功能。本文阐述了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对其内容进行细致阐述,在维密尔和诺德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杨宪益的译本《呐喊》分析该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以此帮助译者将翻译理论灵活运用到翻译实践中,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和目的。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1.与导师交流进行论文选题工作。

2.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理论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chi, m. c. 迟明彩.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j].黑龙江教学学院报, 2010(29):130-131.

[2]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10.

[3]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manchester,uk:st. jeromepublishing, 1997:11-13, 47,124-12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