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语音中的母语迁徙开题报告
2021-12-18 21:20:02
全文总字数:243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学习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汉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学生习惯了用母语进行思维、交流,因此,在英语学习时往往会出现母语的迁移现象。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小学生的英语语音有着明显的母语迁移痕迹,母语负迁移是小学生提高英语语音水平的主要障碍。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生英语语音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纳出汉语对小学生在英语语音中产生的负迁移作用,旨在在英语教学中能有针对性地减少汉语对小学生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
本篇论文通过研究母语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发现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的负迁徙大于正迁徙,学生对一些语音知识所知甚少,发音不准,语音较差。研究母语对二语学习的语音迁徙,有利于我们了解二语语音受母语的影响,分析二语发音受母语发音影响的具体特征及其原因,这对我们掌握二语发音,更好地学习二语有很大帮助。国内外研究现状
“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进语言研究当中,人们开始探索母语对第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母语迁移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语言学家lado(1960)在其代表作《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中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lado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于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母语相关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根据对比分析假说:学习者的母语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主要障碍。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与其可能导致的困难成正比,即“差异=难度”,差异越大,难度越大。对比分析学家认为,通过分析比较母语与目标语便可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并预测学习上的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会出现错误。
美国语言学家odlin(1989)在其1989年出版的language transfer一书中对不同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及相关文献对语言迁移现象的本质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作了全面独到的阐述,他强调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源于母语和学习者已习得或未习得的目标语间的异同,即将母语的语言特征无条件地运用于要建立的目标语语言系统中,用来解释过去的学习常会影响现在学习的一种方式。迁移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如果这种迁移来自母语,那就是母语的迁移。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语言迁徙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以小学高年级英语语言学习群体出发,研究母语语音对二语语音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语言迁徙和二语习得的概念背景。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搜集与阅读整理资料阶段2015.10.11——2015.10.20
(2)撰写成文阶段 2015.11.09——2015.11.31
(3)论文修改阶段 2015.12.01——2016.01.05
4. 参考文献
[1] ausube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m].new york:holt, rinehart winston, 1968.
[2]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