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文献综述
2021-12-19 21:13:43
全文总字数:3684字
文献综述
- 前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的政治类文献,而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版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与其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许多特色词汇,这就向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又要考虑读者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
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广告翻译实践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广告语言特点、广告的目的、源语和目的语语言特点、民族文化等恰当运用两种策略,已达到具体的、动态的统一。
- 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状况
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奈达认为译文应该尽量保持流畅自然,让读者能够从自己母语的角度感同身受,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彼得·纽马克教授(Peter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1981)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是“异化”与“归化”在语篇内语言层次上的体现。纽马克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详尽论述,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作品《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1995)对异化翻译理论有较全面的解释,他认为异化翻译能够“抑制翻译中种族中心的暴力”,抑制英语国家“暴力”的归化翻译文化价值观。因此,异化翻译也被称作是“抵抗翻译”,即译者通过采用不流畅的翻译手法,突出翻译作品中外国文本的外来身份,并保护原文本不受译入语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使自己不再是翻译的隐形人。
2.2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的归化异化之争可追溯到东汉至唐宋时期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问题。三国时期的支谦是中国最早翻译佛教经典的译者代表。他在其写作的《法句经序》一文中提出“因循本质,不加文饰”,意为忠实翻译原文的本来思想,避免添加不必要的文学修饰语。支谦的这个观点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翻译理论的起源,东晋僧人道安列举了“五失本”,即译文中有五项原文本质的缺失)与“三不易”。他坚定地支持异化策略,担心同化策略会导致译文部分缺失原文思想,并且会毁坏原文的原创性。为了在译文中保持异域风情与异国情调,他坚持使用直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