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eking Opera Jarg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 Case Study of Farewell My Concubine开题报告
2021-12-26 16:28:18
全文总字数:271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界探讨行业词语翻译的研究众多,不过针对梨园戏曲词语的翻译研究甚少。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戏迷众多,影响深远。京剧发展到现今,经历了长期的孕育和改进,京剧行业的内部用语随着京剧的发展与壮大,不断在现当代的文娱作品突出体现并在海外声名远播。很多外国人被京剧的独特唱腔、人物服装以及舞台表演形式所吸引,但是鉴于中国与海外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外国人对京剧并不是很了解。让外国人看懂京剧,理解晦涩难懂的戏文,传达中国文化思想及观念,京剧剧本翻译的精准度至关重要。
本文仅基于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京剧中通俗的梨园行话的一些译文予以策略探讨和分析,以享誉盛誉的中国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为个例,旨在研究京剧行话翻译目前在中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目的论方法及原则进行京剧行话的翻译,并不失其韵味地传播海外。同时也让译者更加重视京剧方面的翻译工作,领悟到作为译者的责任。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翻译理论研究相对较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j弗米尔(hans vermeer)与凯瑟琳赖斯(katherina. reiss)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skopos theory)。目的论摆脱了以原语作为核心的“等值理论”,提出以文本目的作为翻译准则、目的决定翻译的策略。然而出于文化差异以及拥有相关知识储备的翻译工作者甚少,因此京剧行话在国外并没有太显著的研究。
在国内,传统京剧英译属于跨文化翻译,是一种自发的文化传播行为,目的是向受众者传播中国文化,更多追求的是文化传播的效果。以下是京剧行话研究现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首先,研究不够。据统计,1994年至今,国内京剧术语翻译研究的论文仅3篇;京剧术语的双语词典也无觅处。这与京剧的地位显然不符,不利于国粹西渐与发扬。其次,停留于静态术语。前述3篇论文中,刘宝杰研究了京剧行当和剧名的翻译(1995)、京剧名称的翻译(1996);毛发生(2002)提出了京剧术语翻译的方法。然而,不可忽略的是,京剧中除了乐器、脸谱、服装、剧目等静态术语外,尚有大量技法和功法的动态术语、行话等。对其翻译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基于目的论的京剧行话翻译。以电影《霸王别姬》的中英文京剧剧本中的京剧行话为个例研究。
首先,着重阐述什么是京剧行话,以及目前我国京剧行话主要研究哪些具体的方面。现有的研究表明,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外国人很难理解京剧的内涵,容易对京剧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语言和文化是京剧走向国际的最大障碍。因此,研究京剧行当及名称时应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真正涵义以及分类,为后期深入研究翻译策略打下基础。
然后,通过国内外对京剧行话翻译的有关研究借此展开,从整体上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论及原则进行京剧行话的翻译,并不失其韵味地传播海外。以《霸王别姬》为主要案例,基于目的论具体分析该如何运用三原则进行剧本中梨园行话的翻译活动,其中可简要穿插京剧剧本其他翻译技巧及策略。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施方案:
本课题需要大量参考国外翻译理论以及国内京剧术语翻译研究的论文文献等,结合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从目的论展开深入研究电影《霸王别姬》中英文剧本中京剧行话的翻译实例,以此实现目的论下京剧行话翻译策略及技巧的探讨。
进度:
4. 参考文献
[1]刘宝杰.再谈“京剧”名称的翻译[j].中国京剧,1996,(5):27.
[2]刘宝杰.试论京剧行当和剧目名称翻译[j].中国京剧,1995,(4):15-17.
[3]毛发生.京剧术语翻译及其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5):24-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