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英语 > 正文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Stray Bi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beauty Theory文献综述

 2021-12-27 22:16:25  

全文总字数:3920字

文献综述

  1. 引言

泰戈尔是印度的伟大诗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代表作《飞鸟集》语言清新,内容质朴而含义深远,深受人们喜爱。传入中国后对国内现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冰心、徐志摩、郭沫若等一代文豪均受其影响,冰心的名作《繁星·春水》便是在其启发之下写出。该诗集中文译本版本较多,以郑振铎译本流传最广,较为经典。现代作家冯唐重译《飞鸟集》却在翻译界引起轩然大波,因其风格大胆,用词不端,被许多学者斥为亵渎经典,最终译本遭到召回。然而也有以李银河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冯本超越郑本,是《飞鸟集》最佳译本。针对此争议,本文从三美论的翻译理论角度,比较分析了两个译本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许渊冲(1979)提出“三美论”,以解决“原文的内容和译文的形式之间的矛盾”。该理论针对古诗词翻译,主张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应“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为读者再现原诗意境,保留原诗音韵并在形式上尽量做到整齐美观。要做到三美,需要关注原作的深层含义、双关意、象征意等,把握节奏、平仄,灵活运用押韵、叠韵等手法。

三美以“意似、音似、形似”这三似为基础,许认为,当意似与意美冲突时,因舍前者而保证后者,因为意似只是表层结构,而意美才是深层结构;在音美方面,许渊冲认为“如果原诗用了韵脚而译诗不用,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移植原诗的lsquo;意象、意境和气氛rsquo;,因为诗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因此诗歌的韵律对于抒情表意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形式上,许教授认为,最好可以与原作相似,至少要整齐。

而“三美”中的三个标准并非并列,同等重要,而是有主次之分的。根据许渊冲的观点,意美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评判标准,音美次之,形美又次之,既在保障意境的前提下尽量兼顾音韵,然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音美与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在三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以传达意美为主。

“三美论”如今已成为诗歌翻译时借鉴的重要翻译原则之一,对诗歌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飞鸟集》翻译的相关研究国内可以找到丰富的文献,尤其是冯唐译本在翻译界引起轩然大波后,大多数研究都与冯唐译本有关。朱文欣(2018)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冯唐译本用词不当、过分执着押韵以及个人风格凌驾原文之上的三方面不足,得出翻译诗歌应忠于原文并尽力为读者营造最佳关联语境的结论。张君文、李珈逸、吴若瑜(2020)运用“异化、归化”的翻译手法入手,分析比较了冯唐和郑振铎的译本,发现冯本多用归化手法,导致了其偏离原文,但却易为读者理解;郑本多用异化,保留了原诗的风貌,却在语言和意境上不如冯本。李月林(2020)从翻译诗学的角度,分语音、语义、句法以及节奏几个方面,比较了郑振铎、冯唐和邹仲之三个译本,结论指出,郑本、邹本均在风格意义上忠于原文,冯本在节奏上与原文出入较大,是对原文的改写而非翻译;邹本的语言错误少于郑本。程建山(2019)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出了冯唐部分诗句翻译未兼顾原语文本生态与译语文本生态的平衡,虽然体现了译者中心却缺乏译者责任,虽然总体上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但也不乏明显适应性或选择性失误的地方,总的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破坏了翻译群落生态系统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没有忠实地传递出原文本的语言特色与思想内涵,自我创作和改写的成分过多。刘海涛、方昱(2016)着眼忠实性原则,并选择词性作为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探析诗歌翻译的风格变异。文章对比分析了郑振铎、冯唐、陆晋德三个译本,分析发现三个译本均出现了风格变异,在用词方面,郑本最接近原文,冯本词汇最丰富,研究表明与原文越贴近越能为大众接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