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Translation of Death Euphemisms in Hong Lou Me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Ethnics开题报告
2021-12-29 21:37:55
全文总字数:210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的: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通过伦理学的指导,正确处理了翻译中遇到的人际关系以及协调本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红楼梦》一书中含有丰富的委婉语,本文以死亡委婉语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红楼梦》两大译本——杨宪益和霍克斯中的死亡委婉语,分析在两者的译本中采用了哪种伦理模式,翻译策略以及其原因
研究意义:委婉语是社会文化域的语言映射, 从中可以反映出时代变迁中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心理、社会风俗和价值观念。《红楼梦》中的委婉语很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和文化特征。通过对它的委婉语文化内蕴的分析,可以加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把握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政治背景和社会风俗,同时还可以借助对委婉语的探讨,领略其委婉含蓄的美学风格。
国内外研究现状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不仅得到国内学者的青睐,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多次被翻译成外国文字。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英译本出版后受到国内翻译研究者的热情关注,围绕着这两种译本研究的著述甚多。从语言学的角度看,研究成果也很多。但国内外学者对《红楼梦》回目及其英译研究的十分有限,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的少之又少。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委婉语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时使用的一种重要语言交际手段。
它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在特定的语言交流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的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说话人的心理需要所形成的一种语言现象,即说话者不直言其事或其本意,而选用与内容含义相同的语言来替代,表达。
《红楼梦》一书中含有丰富的委婉语,本文以死亡委婉语为研究对象,从产生的原因,分类还有特点等方面来分析死亡委婉语,文章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的五大翻译伦理模式为指导,对比分析《红楼梦》两大译本——杨宪益和霍克斯中的死亡委婉语,分析在两者的译本中采用了哪种伦理模式,翻译策略以及其原因。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1. 在图书馆查阅、借阅各种论题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
2. 在网上广泛搜索相关资料。
4.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黄山书社,1988
[2]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3]陈可培.《从文化角度比较看(红楼梦)英译本》.红楼梦学刊,2000年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