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物流管理 > 正文

武汉市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评价开题报告

 2021-02-22 11:50: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现代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城市工商业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化,电子商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1]。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达10.5万亿,交易额位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37.6%。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2.3万亿,同比增长43.4%。与电子商务同步发展的物流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面向电商的物流配送具有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强的特点,以直接配送、住宅配送以及“门到门”配送为主[2],且电商产品物流包装的规格尺寸不一,难以进行集装化运输。此外,我国多数城市对内部部分交通路段的车辆采取交通管制政策,尤其是针对大型货运车辆。这些道路的限行加之物流通行证管制,使得城市内物流配送多采用金杯车改造的贴膜车以及出租车、电动车等送货[3],导致运货车辆分散,数量增多,反而加大了交通压力,降低了运输效率。
由于城市物流与干线运输相比,面临路线、时间等方面的约束多,因此组织难度更大,城市末端物流配送成为了影响和制约城市物流发展的“瓶颈”。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从理论上来看,目前关于城市物流能力的研究较少,城市物流能力的评价涉及多方面问题,至今在理论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已有的评价方法存在着主观性较强,对历史数据要求过高,出现偏差几率较高等局限性。由此看来,城市物流能力评价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从现实角度来看,对武汉市而言,建立城市物流配送服务评价体系主要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从城市配送主体出发,有助于帮助物流企业发现现存问题,帮助企业降低配送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服务竞争力;二是从配送客体出发,能够明确当前服务水平与顾客期望之间的差距,为提高配送服务水平和满足配送客体需求提供指导;三是从城市环境角度出发,规范体系的建立便于政府对城市物流进行宏观管理及调度,减少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提升社会经济效益与城市竞争力[4]。
此外,武汉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评价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其他城市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进而推动国内城市物流的规范化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流服务能力是城市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客观且全面地评价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的能力,是物流服务商和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于物流服务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物流服务能力概念的界定、物流服务能力要素的构成、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
2.1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关于物流能力最大的研究是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物流研究团队完成的。他们逐一访谈了分布在世界上1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从假设的32种物流服务能力要素中,选择17种作为通用的物流能力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总结为四大能力,即定位能力、整合能力、敏捷能力和测量能力[5],为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研究仅站在物流服务的角度,如Daugherty p,Stan K T,Ellinger A认为物流服务能力包括商业行为中的和运作过程中的两种,运作包括客户服务、对客户的响应性和订单周期[6]。
随着对物流能力认知的深入,基于供应链层面的研究逐渐展开。马士华学者,先后对物流服务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核算方法、诊断模型、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7],为该研究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明菲等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利用CMM的原理提出了供应链服务物流能力成熟度模型(SCLS-CMM),将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分为初始级、基本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5个等级,并简要分析了各个等级下的关键过程[8]。
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建立在系统工程的评价原则基础上。马丽娟利用可量化的基础服务能力、创新服务能力以及柔性服务能力这一指标体系对整条服务供应链的能力进行定量的评价。基础服务能力包含仓储、送达速度、处理信息、运输能力等方面。创新能力包括物流的业务创新及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柔性能力主要由可靠性、物流成本、柔性及响应性等方面来表现[9]。邓洁则从基础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论两个视角分析了物流能力的构成,以基础运作能力、基础运作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战略运作能力和供应链协作能力为一级指标,构建物流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10]。
2.2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因子分析法贯穿简化问题的思想将多个指标化成可建立关系的几个指标。李莉、汤银英使用因子分析法从多个变量中选取了货运量和客运量两个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又借助综合指数评价法将城市货运量和客运量两者统一,从而求得乌鲁木齐市各年城市物流能力[11]。
吴念蔚、汝宜红结合城市物流能力的特点,从物流效率角度出发,构建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城市物流能力时存在多个有效决策单元的问题,引入交叉机制,结合经济基础、物流环境和物流产出对柳州市各个县区的物流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12]。
基于灰色模型的评价多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预测模型。周泰以江苏省为例,将灰色GM预测模型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有效结合,构建了基于灰色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13]。王小丽将灰色关联度模型与理想方法相结合,用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色关联度代替各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距离,建立了灰色关联理想方案决策法。从成本属性和效益属性两大方面对河南省各区域物流能力进行综合评价[14]。
2.3小结
国内外关于物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已从单纯针对制造业或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供应链层面,指标的确定也从主观性较强的方法演变成将现实与理论基础相结合,分解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综合考量基础服务能力与各项动态能力指标。虽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在可量化和指标的权重确定方面仍待完善。而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方法在城市物流的实例应用[15]上主要包括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灰关联理想方案决策法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且尚无对武汉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3.研究基本内容及目标
3.1研究基本内容
(1)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著作,总结当前有关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的评价体系与计算方法上的缺陷,找到本文的立足点与创新点。
(2)介绍城市物流的概念、类型及对应流程,分析多种模式下的城市物流的现存问题,并针对面向电商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进行特殊性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结合面向电子商务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的概念及其特殊性,遵循可操作性原则、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原则、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构建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4)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武汉城市物流的特点,建立配送服务能力评价模型。进行原始数据的搜集和实地调研分析,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带入模型计算。
(5)根据计算结果,对武汉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城市物流成为电商发展瓶颈的原因,提出提高武汉市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3.2.研究目标
深入挖掘面向电子商务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的特殊性,并找到限制末端配送的内外因素。建立可量化性、可操作性强且涵盖内容全面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大量搜集真实可靠、准确性强的武汉市物流配送相关数据。建立客观、计算精确度高、便于定量分析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评价计算模型。
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城市物流的概念、类型、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便于对面向电商的城市快速物流配送进行特殊性分析,为本文开展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搜集武汉物流配送相关历史数据,为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2)系统科学法
依据系统评价原则与步骤,结合5W1H原则定义城市快速物流配送,搜集、整理并分析资料,确定武汉市城市快速物流配送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主体、准则和方案,建立评价体系。
3)统计调查法
通过统计调查,了解武汉市各区域近年来物流配送状况,依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搜集模型中所需的原始数据。
4)定量分析法
使用定量分析法,依据调查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并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用客观数据对武汉市快速城市物流配送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15]。
4.2技术路线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5.进度安排

时间阶段 任务安排
第1周——第4周 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第5周 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第6周——第7周 调研武汉市城市物流现状,完成调研报告。
第8周——第9周 完成论文主要内容的分析与计算。
第10周——第11周 按照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撰写论文。
第12周——14周 修改论文。
第15周 准备答辩相关材料。
第16周 论文答辩。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6.参考文献
[1]刘伟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J],研究与探讨,2015,(3):29-31.
[2]朱长征.我国城市物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3,32(5):36-38.
[3]华光,姜彩良,董娜.我国城市配送发展的瓶颈和应对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6):74-75.
[4]Tariq van Rooijena, Hans Quaka. City Logistics in the European CIVITAS Initiative[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25):312–325.
[5]Anonymous.World class logistics:managing continuous change[J].Industrial Engineer,1995,27(1):9.
[6]Daugherty P,Stan K T,EllingerA.Designing a reverse logistics opreationfor shot cycle time repair services[J],International iournal of productions economics.1998,96(3):367-280.
[7]马士华;等.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征研究[J],管理学报,2004(7):107-111.
[8]刘明菲;汪义军.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服务能力成熟度研究[J],商业研究,2006(21):63-65.
[9]马丽娟.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及评价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6-27.
[10]邓洁. 快递企业物流能力成熟度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11]李莉;汤银英.因子分析法在乌鲁木齐城市物流能力评价中的应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07.
[12]吴念蔚,汝宜红.基于DEA交叉模型的城市物流能力评价[J],物流技术,2010-02-15.
[13]周泰;等.基于灰色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区域物流能力组合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2010(1):149-154.
[14]王小丽. 基于灰关联理想方案决策的区域物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08-30.
[15]石美慧.基于区域视角的城市物流竞争力研究——以南宁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6-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