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配送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1 17:49: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大幅增长,相关的冷链物流运作问题也备受关注。据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年增速高达22%。由此可见,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正是在这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障碍愈发显现而出——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是最能反映冷链物流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阶段,因为其需要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其配送的时效是影响冷链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服务质量能够直接体现出来[1]。并且冷链物流与一般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最大区别在于其对配送的时效性要求极高,但是由于国内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与一般物流相差不大,这极大影响了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时效性。因此,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配送的难题亟待解决。
冷链物流,也叫低温物流。是将易腐、生鲜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2]。《2014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把冷链物流的对象分成五大类:药品、食品、水产品、肉类和果蔬。国内外对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内涵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表明“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整个物流活动的终点,即指的是物流末端节点到消费者这一环节[3]。由于冷链产品对温度要求极高,所以要求“最后一公里”配送需要及时、迅速并保证质量。然而“最后一公里”配送又是冷链物流中最薄弱的环节,所以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区域划分是实现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配送的关键,可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在国内,李玉鹏等(2017)[4]提到,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品质配送,对于实现全程冷链以及提升企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有99%的生鲜电商在冷链物流模块中存在亏损现象,其中“最后一公里”配送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区域划分方法。该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将现实生活中的社区转化为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然后运用改进的两阶段linkrank 社区发现算法,对复杂网络进行社区发现,所得社区发现的结果,即为最终的“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区域划分方案。这个方法通过建立合理“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有效的解决了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时效性问题,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服务质量。张琳等(2010)[5]考虑到了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断裂的问题,认为我们需要对冷链配送中最薄弱的环节——“最后一公里”配送引起极高的重视,构建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系统。杨浩军(2016)[6]指出生鲜易腐产品对于温度的要求极为严格,离开冷藏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变质,所以“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快速准确显得尤为重要。冷链末端节点的布局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分布距离,需要大量冷链物流终端节点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最后一公里”配送也要充分考虑每个节点相应的配送范围。并给出了区别对待不同目标群体、共同配送,整合资源、侧重合作等建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实现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快速配送的问题,基本内容如下:
(1)阐明冷链物流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相关含义,了解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成因,说明研究此问题的意义,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研究现状;
(2)指出冷链物流与一般物流的区别,分析冷链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并进行成本比较分析,对运用到的相关算法进行介绍;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第1周—第3周,3周时间,收集并阅读毕业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调研,开始英文文献的翻译。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开题,开题报告中“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800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400字;第3周检查开题报告;
(2)第4周—第5周,3周时间,相关研究理论及方法学习;
(3)第6周—第7周,2周时间,问题建模;完成英文资料翻译;完成论文中期检查;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杨聚平. 以客户为中心“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 李学工,李靖,李金峰.冷链物流管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 周冬娥.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风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